【座談會錄影】政經座談:面對險惡的2020,台灣如何妥善因應?(台北場)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04 月 22 日訊】美中貿易戰真會停止嗎?中國的體質、結構會改變嗎?面臨內憂外患的中共,會不會藉紅色媒體滲透攻佔台灣?台灣應如何防患未然?海內外專家為我們解謎!
★陳博志教授-美中仍不足的貿易戰
https://youtu.be/2raubeRmuTc
★何清連專欄作家-中共媒體紅色滲透全球的真相
https://youtu.be/O92OK-TDqWM
★程曉農博士-中國經濟會有第二春嗎?
https://youtu.be/SOnLvMd6zuU
★謝金河社長-美中貿易戰下的台灣經濟新定位
https://youtu.be/x1MIAakXBsg
★綜合座談 https://youtu.be/ivb7J6i9Yds
➤ 全場直播網址:https://bit.ly/2PNkqM0
★ 座談會資訊:
▪ 時 間:108.5.5 (週日) 13:50-17:00 (13:20報到)
▪ 地 點:國立臺灣大學-霖澤館國際會議廳
▪ 地 址: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辛亥路三段與復興南路口-台大後門)
▪ 報名網址:bit.ly/2vhI8H3
▪ 電話報名:0928-009-585 劉小姐
▪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由通訊傳播協會
★ 座談會時程表:

★ 講者介紹:
【 陳博志 】
台灣大學經濟學博士。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台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曾任行政院經建會主委、總統府資政、國策顧問。熟諳產業政策、總體經濟及兩岸經貿。
【 何清漣 】
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碩士。曾任職於湖南財經學院、廣州暨南大學、《深圳法制報》編輯,長期從事中國當代經濟社會問題研究。因在國內受到壓力,於2001年被迫流亡美國。在美期間,曾任芝加哥大學、紐約市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校訪問學者。主要著作有:《現代化的陷阱:當代中國的經濟社會問題》、《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秘》、 與程曉農合著的 《中國:潰而不崩》、《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等。
【 程曉農 】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博士。中國經濟學家、轉型問題學者、旅美學者。曾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美國《當代中國研究》雜誌主編。主要著作有:與何清漣合著的《中國改革的得與失》、《中國:潰而不崩》;與吳國光合著的《透視中國政治》等。
【 謝金河 】
知名財經節目主持人。APEC特使團領袖代表顧問、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先探投資週刊社長、今周刊發行人、財訊雙週刊發行人兼社長、台北市政府市政顧問。
【 吳惠林 】
台灣大學經濟學博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系研究。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台北科技大學技職所兼任教授。國內知名的經濟專家,專論著作及時事評論散見各大報章雜誌。
★ 您也會想看:
▪【座談會錄影】2017政經座談:解謎《致命中國》與川普的中國政策
相關新聞
-
【直播回放】歲末紛亂世局下 展望台灣前景座談會
2022-12-27 17:52:21又到歲末年初回顧過去,惕勵未來時刻,在瘟疫未消退,俄烏戰仍熾下,英國「經濟學人」發佈2023年10大值得關注的全球大趨勢,包括俄烏戰爭、經濟衰退、能源轉型、印度人口、美國政局、地緣政治、國際結盟、報復性旅遊、元宇宙是否可行以及新技術問世等。
-
【免費講座影音】紛亂世局下,如何讓台灣向前走、向上提昇?
2024-01-06 15:14:09儘管中共國內憂外患,尤其經濟搖搖欲墜,崩潰在即,然而對台灣的文攻武嚇未歇,甚且更加強,特別在台灣總統大選的此刻,訊息戰、認知戰,撲天蓋地,全面介選,台灣選民很容易不知不覺掉入陷阱。一旦投錯票,「台灣香港化」的日子就會來到。
-
【座談影音】11/24(日)面對美國新政局 台灣應如何趨吉避凶?
2024-11-26 18:59:29川普勝選對中共國,會有何等的衝擊,而中共又會如何出招,對台的文攻武嚇?台灣應如何趨吉避凶?我們邀請明居正、矢板明夫、宋國誠以及謝金河四位名家,指點迷津!
-
謝金河估台今年出口史上第三佳.台股首超港股
2023-09-21 13:42:04財經專家謝金河12日在台南演說,看好台灣2023年貿易出口、上市櫃公司總獲利,都將創下史上第三高紀錄;他還認為,台股加權指數,在下半年將超越香港恆生指數。
-
中國2024經濟堪憂!小摩CEO示警風險回報巨變
2024-01-18 13:09:21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週三(17日)在世界經濟論壇受訪時表示,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首次呈現負增長,加上投資環境的變化,使得外資在評估時變得更加謹慎,等於間接反駁了中共總理李強喊出的中國經濟成長前景。
-
富士康傳遭查稅事件 撼動外企台商在陸經商信心
2023-11-03 13:09:26中共官媒10月報導稱,針對富士康等企業進行稅務稽查,針對網路傳言鴻海遭重罰與沒收土地,鴻海集團昨晚鄭重澄清。不過消息也衝擊台商、外企在中國經商信心。對此,財經專家謝金河指出,事件引發的外溢效應,可能衝擊指標美系業者。
-
富士康傳遭查稅 撼動台商外企在中國經商信心
2023-11-03 17:32:37中共官媒10月報導稱,針對富士康等企業進行稅務稽查,針對網路傳言鴻海遭重罰與沒收土地,鴻海集團昨晚鄭重澄清。不過消息也衝擊台商、外企在中國經商信心。對此,財經專家謝金河指出,事件引發的外溢效應,可能衝擊指標美系業者。
-
富士康傳遭查稅 撼動台商、外企在中經商信心
2023-11-03 21:13:32中共黨媒10月22日放消息,當局對鴻海旗下富士康查稅查地。昨天網路傳言富士康遭中共高額重罰、還沒收土地。鴻海集團昨晚(2日)鄭重澄清。不過這事件消息已衝擊台商、外企在中國經商信心。財經專家謝金河指出,事件引發的外溢效應,可能衝擊指標美系業者。
-
小摩CEO示警:中國風險回報發生巨變
2024-01-18 17:21:54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週三在世界經濟論壇受訪時表示,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首次呈現負增長,加上投資環境的變化,使得外資在評估時變得更加謹慎,等於間接反駁了中共總理李強喊出的中國經濟成長前景。
-
中國2024經濟堪憂 小摩CEO示警風險回報巨變
2024-01-18 19:18:07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週三(17日)在世界經濟論壇受訪時表示,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首次呈現負增長,加上投資環境的變化,使得外資在評估時變得更加謹慎,等於間接反駁了中共總理李強喊出的中國經濟成長前景。
-
淪韭菜?知情人曝中共收繳官員財產 與美國對抗
2025-05-02 20:22:14美中貿易戰持續升級,中共體制內官員,也淪為韭菜了嗎?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共將大規模收繳官員財產,來與美國打經濟戰。專家認為,中共這做法可能適得其反,將摧毀中共政權。
-
抖音認知作戰 謝金河:中共年花兩千億人民幣對付台灣
2022-12-19 09:20:37財經專家謝金河多次對抖音認知作戰提出警告,因為抖音已成中共官方控制的媒體。謝金河18日在一場論壇上,透露抖音前高層向他表示,中共計畫性透過抖音影響台灣,但台灣卻渾然不覺。學者明居正也分析中共認知作戰的關聯性。
-
可以存不能領!存戶領不到錢 貴州村鎮銀行遭砸
2024-01-18 20:11:08中國經濟持續惡化,銀行業危機重重。近日,貴州畢節農村消費合作社一服務點,因取不出存款,營業大廳遭儲戶打砸,引發輿論關注。
-
中國經濟萎靡不振!A股千檔跌停 市值慘崩
2024-02-05 13:07:52再來關心,中國經濟萎靡不振,中國A股持續低迷,今天開盤沒多久,就發生兩千多間公司股票接近跌停的場面,讓許多股民直呼是「亡國徵兆」。上證指數一度跌至2655點,狂跌2.75%。《金融時報》就指出,隨著過年封關腳步逼近,中國股市持續崩跌,市值從2021年最高點,跌了超過60%,蒸發近2兆美元,約新台幣62.8兆元。
-
北京211畢業男失業與妻對話爆紅 中共悄刪片
2024-01-30 07:18:48失業大潮席捲中國大陸,讓許多家庭陷入經濟困境。近日,一段影片在網上爆紅,畢業於中國重點大學的38歲男子,遭遇裁員,偷偷送外賣,卻被妻子發現。這段爆紅影片,已被中共當局撤下熱搜榜,網友在中國網絡平台上的轉發大多也被刪除。
-
【免費講座-影音】台灣新政,如何面對詭譎世局
2024-02-06 14:45:27如何在紛亂、詭異世局中,讓台灣走出險惡,迎向更光明的未來?我們邀請矢板明夫、楊瑞臨、明居正、陳松興四位國內外名家,為我們指點明路!
-
【網路直播】混沌政經世局下 看台灣經濟 座談會
2023-09-22 17:21:26中國經濟崩潰之聲再起。經濟數據持續低迷,外資不斷外移,似重蹈日本「失落十年」覆轍。中共邀約比爾蓋茲、馬斯克、季辛吉等國際政商要員訪華,極力宣揚「支持民營經濟」,重啟「威逼利誘」騙術,如何解讀妥善因應?2024總統大選在即,如何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我們特別邀請明居正、謝金河兩位專家,為大家開講、解惑!
-
北京現倒閉 失業潮 民眾嘆不敢消費
2024-06-06 12:50:41鏡頭轉中國,中國失業現象持續惡化,北京也出現倒閉潮、失業潮。當地民眾表示,許多商家關門倒閉,大商場裡冷冷凊清,顧客明顯變少。
-
中國企業倒閉釀失業潮 流落街頭也收費
2023-03-29 20:39:23中共在疫情中,三年極端清零封城封控,重創中國經濟,不少企業倒閉,各大城市失業人口大幅增加,流落街頭的人越來越多;許多人被迫露宿街頭,還傳出有人被當局收取所謂「睡橋洞費」。
-
謝金河:抖音是毀台灣推手 中共認知戰深入民間
2022-12-06 18:24:40台灣財經專家謝金河4日出席新書座談會時警告,中共認知作戰已經深入民間,軟體抖音(Tiktok)是毀滅台灣的很大推手,也已被中共官方喉舌入股影響,台灣政府絕不能夠悶聲不響、要清楚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