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權威若林正丈退休講座 探討台灣來歷

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若林正丈(左)25日在早大舉辦退休講座,探討台灣來歷。駐日代表謝長廷(右)到場聆聽。他上台致詞說他受到若林的台灣研究影響很大。(圖/謝長廷提供)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02 月 26 日訊】前東京大學教授、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若林正丈是近數十年來日本研究台灣的重量級學者,昨天在早大舉辦退休講座探討台灣來歷,吸引許多學者、學生聆聽。

若林於2020年從早大退休時原本預定舉辦告別教壇的最後一堂課,但受到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影響,昨天才舉辦,許多他指導的學生以及所謂「若林台灣學」的學生、學者引頸期盼這場講座到場聆聽。駐日代表謝長廷、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理事長谷崎泰明也到場。

若林以「『台灣研究序說』的構想:輪替的帝國與『台灣來歷』」為題演講,介紹他的台灣研究方法論。他首先表示,「台灣是什麼?」是他做區域研究的一個基本提問,他以國際關係論及國際關係史的手法研究這個問題。

他在投影片上播放台灣原住民的墓碑照片時指出,在台灣發現一塊原住民的墓碑上刻有漢字、日文的平假名及片假名、羅馬字等4種文字,分別是這位台灣原住民的族名、漢人名、日本名及基督教受洗的名字。「在各帝國的邊緣存活下來」,這就是他研究台灣的直覺動機。

他另外展示位於高雄旗津的戰爭與和平紀念公園的照片。有一位青年身穿日本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民國國軍的軍服,照片中的青年凝望著台灣海峽。另一張照片可看見生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與國共內戰的台籍日本兵、台籍國軍、台籍共軍的權益奔走的許昭榮的身影。

若林探討了輪替的帝國與原住民及漢人複合性的關係、可視化政策、土地所有制、議會政治的夢想,以及與台灣的社會、國家、國民之間的關係。

他指出,台灣有荷蘭東印度公司時代、明鄭時代、清朝統治時代、日本統治時代、國民黨政府時代,這些「時代」其實就是國家,各帝國來統治台灣。台灣歷史時空的行動主體是原住民、移居來台的漢人、各帝國「外插國家」。

若林在演講最後指出,台灣在清帝國下形成「社會」,因漢人移民開墾讓社會擴大;在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統治下形成近代國家的社會基礎;在美國的庇護及中華民國統治下有了「國民」的概念,無意識的形成了「台灣尺寸」的國家與國民。

謝長廷昨天在若林演講前上台致詞時表示,30多年前他還是台北市議員時認識若林,若林提出的「中華民國台灣化」理論,對他有很大的影響。

他說,由於早期台灣黨外對修憲、制憲有很大爭議,若林明白指出憲法只在台灣施行,民主化結果必然是台灣化,有此理論基礎,讓他更有信心支持前總統李登輝的修憲改革。

若林正丈生於1949年,在東京大學攻讀碩士時開始台灣研究,撰寫有關日治時代的台灣史論文,1985年取得博士學位,1994年擔任東大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教授,2010至2020年擔任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術院教授。

2003年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成立後,若林被延攬入所。台灣研究所是日本第一個系統性進行台灣研究的大學,2018年擴編為台灣研究中心,是日本學界研究台灣議題與教學的重要據點。若林長期致力台日友好,2019年獲外交部頒贈紫色大綬景星勳章。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