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繞道越南 規避美國制裁

【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5 月 18 日訊】隨著美國加大力度提高對中國產品的關稅,來重塑全球供應鏈,美國也大幅增加了從越南的進口,而越南大部分出口產品則依賴中國進口項目的輸入。有評論認為,越南向美國出口激增的背後,是有中企在洗產地。

路透社5月16日引述官方數據和專家分析的報告指出,隨著美國透過提高關稅加大力度減少對中國的貿易,美國也大幅增加了從越南的進口,而越南大部分出口產品依賴中國進口。中、越、美貿易的激增擴大了貿易失衡。

去年,越南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接近1050億美元,是2018年川普政府首次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時的2.5倍。

目前越南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位居第四,僅次於中國、墨西哥和歐盟。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王?雯:「這就是一個三角貿易的模式。基本上在貿易上來講,因為美國對中國的制裁之後,中國企業有可能採取這樣的模式,當然他們就是要躲避這些懲罰性的高關稅。」

路透社在查閱了聯合國、美國、越南和中國的貿易、海關以及投資數據,並獲得世界銀行以及6位經濟學家和供應鏈專家的初步估計,證實了這種日益增強的三國貿易共生關係。

這些數據和分析表明,越南的對美出口激增與從鄰近中國的進口緊密相關,近年來,越南對中國產品的進口額與對美國的出口額及數量波動完全吻合。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這就是中國的廠商跑到越南去轉口一下,轉口一下再出口到美國來逃避美國的關稅,就這個原因。越南是假出口。比方說,這個人到越南去開個公司,把東西從中國發到越南去,再裝做是越南的來出口。這樣的話呢,越南製造,美國的關稅對中國的關稅就不適用了。」

世界銀行初步預估,這兩者資金流動的關聯性高達96%,高於川普執政時期前的84%。

謝田:「這樣等於是改了產地了,不是真正的在越南製造,實際上還是中國製造。他等於說是糊弄美國,實際上真正的產地還是中國。」

專家們表示,中國企業利用越南來規避美國政府課徵關稅的行為,可能會引發美國對越南徵收關稅。

謝田:「現在對越南徵稅實際上就是美國的方式,他乾脆直接給越南也徵稅,轉到越南也沒用。」

美國貿易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從越南進口的商品超過1140億美元,是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開始時的兩倍多。同時,自2018年以來,美國對中國的進口額減少了1100億美元。

王?雯:「而且不只是越南,北京還會利用墨西哥或南美洲國家,像巴西等等,甚至於是非洲的國家,來進行這樣的規避的動作。只是墨西哥或南美洲的話,中國企業要遷到那個地方去,需要遷廠的成本跟時間,可能越南是會比較快,而且比較不容易被發現。」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數據,2022年,越南出口到美國的主要產品,即電子產品中,由進口零部件組裝的產品約佔80%。

而越南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三分之一的進口產品來自中國,主要是電子產品和零部件。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 孟心琪 易如 鐘元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