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評「一中政策」對台灣的衝擊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setting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No compatible source was found for this video.

    【新唐人2010年5月19日訊】馬政府執政即將屆滿兩年,台灣社會普遍對政府經濟高度依賴中國與政治上的低姿態政策表示質疑。18號(星期二)群策會舉辦一場座談會,與會學者都憂心「一中政策」下台灣未來的處境,我們來看看他們的說法。

    臺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表示,馬政府將ECFA說成具有兩岸特色的FTA,表示簽ECFA與政治無關,但事實上ECFA是建構一中市場的架構協議。

    臺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一但跟它(中共)簽了,因為內容還沒寫,目錄已經定了,框架已經定了,所以台灣就只好步上這個一中市場的這個進程。」「進入一中市場,其實已經是完成了實質統一,接下來只剩下國共內戰的法理統一。」

    馬政府說很少國家對簽署FTA做公投,但林向愷指出,很多國家對於是否加入共同市場做公投,因為這將影響未來的自由選擇權,因此是否簽ECFA必須由公投決定。

    曾是中共前總書記文膽的阮銘表示,兩岸制度根本不同,只可能平等互利,不可能互信、雙贏,目前最大危機就是馬政府在這樣錯誤的對中戰略道路上一意孤行。

    台灣綜合研究院顧問阮銘:「(台灣)自由和(中共)奴役制度的核心價值,不可能互信﹔(中共)吞併和(台灣)反吞併的基本戰略不可能雙贏。」

    阮銘指出,台灣更大的危機是兩岸下一步的和平協議,就是中共企圖以所謂「和平」方式實施《反分裂國家法》的關鍵。

    台灣綜合研究院顧問阮銘:「歷史上和平協議往往就是戰爭的前奏。」「中共要侵吞你很容易找一個藉口。」

    阮銘說,國共內戰是在中國土地上打的,台灣人與中國人根本沒有結束敵對狀態的問題,這只是國共兩黨之間的問題,兩岸人民根本不需要和平協議。

    新唐人亞太電視阜東 陳美生台灣臺北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