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節”十週年 造訪發源地

【新唐人2010年6月6日訊】社區廣角鏡 2010-06-05

巴黎17區的“鄰里節”聯誼活動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但是隨著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和生活方式的變化,住在城市裏的人們不像過去那樣經常有機會見到自己的鄰居,甚至都不認識自己的鄰居,然而每個人又都渴望在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得到鄰里的關心、幫助,當然也希望在別人需要的時候能伸出援助的手。“鄰里節”正是提供了一個增進鄰里之間了解和友誼的機會。這一天在世界各地都有人慶祝“鄰里節”,由於這個節日是10年前在巴黎17區開始的,所以我們選擇5月28日,第十個“鄰里節”的日子,來到17區的“鄰里節”聯誼活動中。

晚上8點,巴黎17區的很多居民樓裏的人們都聚集在樓前大院兒裏慶祝“鄰里節”十週年。

“我非常高興在這條街上慶祝 『鄰里節 』”

“『鄰里節 』非常好,可以結識很多人”

“我們很高興大家又聚在一起”

“我們談街區的事,談談新鄰居、老鄰居,彼此互相認識一下”

“從來不談工作上的事,談得最多的是孩子們的事”

“一年一次的機會,可以長聊一下,不只是說你好、再見,可以互相更好地了解一下。”

十七區區長布瑞吉特•古斯泰爾女士( Brigitte Kuster ):“應該承認現在生活中人們很自我,但是同時人們也很需要團結互助,建立和諧的社會關係, 這樣的活動並不需要花很多的錢,卻可以提高人們生活的質量。從這一點看就是一個成功。”

前部長、當年的十七區區長,現任國會議員弗朗索瓦茲•德巴娜弗尤女士(Françoise de Panafieu)爲她當時支持的這個項目的成功感到欣慰:“當人們彼此相見,聽著這樣的音樂,手中拿著飲料一起交談的時候,很多事情都變得簡單了,問題也會化解。“鄰里節”就是可以起到這個作用。同時也可以讓人聚到一起談一些新的設想。”

法國環保、能源、可持續發展、海洋部國務秘書尚達爾•茹阿諾女士(Chantal Jouanno )也來到聯誼活動中,她說在當部長之前就很喜歡這個節日,看到大家友好的氣氛非常開心。今天特意來看看居民們環境保護意識怎麽樣,還給大家帶了環保指南。

巴黎十七區負責團結互助和家庭的副區長,當年的區政府參事阿塔納斯•貝裏凡先生(Atanase Périfan)是十年前發起這個聯誼行動的人。 “在10年前,一位年老女士在她自己的住所裏過世了三個月才被人發現,這件事情讓我震動很大。當時我就想,在這些厚厚的牆後面不知道有多少看不見的苦惱和憂愁,“鄰里節”可以給大家一個藉口去敲開鄰居的門,開門的也許是開門的也許是一位孤獨的老人、一位失業者、一位單親母親, 他們也許正等著你、我的幫助,我們可以通過這個行動建立一個團結互助的圓環。”

阿塔納斯•貝裏凡:“『鄰里節』 十週年之際,又發起了一個全歐洲的行動,叫『 團結互助的鄰里』(Voisins solidaires),這個項目旨在建立全年性的互助關係,比如『夏天的鄰里們』,樓裏的人少了,鄰里之間怎麽互相關心、幫助,誰可以幫助餵養留在家裏的小貓、小狗,誰可以幫助澆灌花草等等。『聖誕節的鄰里們』, 大家怎麽樣一起過節。『開學時的鄰里們』,孩子們開學了,家長們怎麽互相幫助。這些互助的關係可以幫助社會上的每個粒子之間互相連接,如果沒有這些人與人之間的連接,人類社會就會失去人性。”

阿塔納斯•貝裏凡:“對我來說,地獄就是孤獨和對他人毫無幫助。”

阿塔納斯•貝裏凡:“當今社會個人主義還是很盛行,人與人之間有很多的隔絕,人們感到孤獨,對他人不信任, 有很多方面需要改善,而這個行動讓我們走在改變這一切的路上。”

坐在石頭墩子上的兩位門房大姐說,據她們的觀察,平時法國人見到不認識的人不會上前搭話,但是在“鄰里節”這天大家認識了的人,今後就不再是陌生人啦,有些老人互相交換了電話,平時就經常聯繫了。鄰里們認識了之後就會互相幫助。她們說:“希望在中國大家都互相幫助!”

“中國朋友們好!”

“鄰里節”在巴黎的17區設立以來,已經發展到全法國、全歐洲、甚至在全世界,150個國家許多的城市也在每年五月份的同一天過這一節日。

新唐人記者王泓、孫芳法國巴黎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