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中國過度圍海造地將引發災難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setting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No compatible source was found for this video.

    【新唐人2010年9月5日訊】近年來,中國沿海地區大面積填海造地,開發房地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蔣高明指出,成片的紅樹林、灘塗等自然濕地被破壞,失去了重要的生態防護屏障後將引發災難。

    據統計,由於圍海造地和過度砍伐,中國沿海天然紅樹林面積已經消失70%,由原本的5萬公頃下降到目前的1.5萬公頃。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蔣高明指出,圍海造地,成片的紅樹林、灘塗等自然濕地被破壞,海岸帶失去了重要的生態防護屏障,生物多樣性降低、漁業資源減少。

    蔣高明:把紅樹林破壞了,去搞房地產,它就沒法抵禦這種自然災害,比如說2005年印尼海嘯,當時有紅樹林保護的人員都沒有傷亡,村莊都是保住了,沒有紅樹林保護,大部分都淹了,別墅也都衝到海裡去了,人都死亡了。

    蔣高明還表示,造地的背後都有強大的利益驅使,沿海地區的土地價格昂貴,填海造地的成本則很低。

    蔣高明:咱們過份強調的是經濟、是GDP,但是對生態考慮的非常少,從南到北都在填海,這些生態功能破壞了很難恢復了,應該制止這種過度的開發。

    據報導,中國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圍填海活動,到上世紀末,圍填海造地面積達1.2萬平方公里,平均每年圍填海230∼240平方公里。

    新唐人記者熊斌 特約記者 楊正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