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9月21日訊】北京“治堵”已經長達八年,人車矛盾依然無法破解。9月17號,北京市區晚高峰擁堵路段峰值達到創記錄的140條,平時三分鐘的路程走了半小時。專家稱擁堵的病根在於城市攤子越鋪越大,人口越來越多,而城市規劃遠遠跟不上需求。有評論認為,擁堵將成為北京城市發展的心腹大患。
據《新京報》報導,17號,一向堵車嚴重的北京下了一場小雨,給全城大擁堵火上澆油。網上的帖子如此描述17號的“驚天大堵車”的一幕:“下午3點半一輛68路公交車從廠橋出發,晚上8點半才到六裏橋,13公里路走了5個小時。”
到了晚上堵車的高峰時候,北京東二環、東三環、東四環等部分路段擁堵嚴重。所有環綫道路、主要大街、交通樞紐等出現不同程度擁堵,市區晚高峰擁堵路段峰值達到創記錄的140條。
北京市交管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坦言:“北京的道路已經很脆弱了,經不住多種因素疊加的衝擊。”
1994年至2003年,北京交管局對北京市嚴重堵車路段的統計逐漸上升。1994年為36處,1995年為55處,1999年猛增到99處,2003年經過專項治理,仍達87處。
統計數據顯示,1997年2月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2003年8月達到200萬輛,北京人開始體驗到堵車的無奈,京城也由此開始了時至今日長達八年的“治堵”歷程。
北京市交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北京擁堵的癥結有兩大問題。車輛無序增長,根據北京市道路交通設計流量計算,目前全市部分道路實際流量早已超過飽和﹔另外,交通大擁堵與道路難堪重負有很大關係。
據統計,去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達1972萬人,全年淨增機動車51.5萬輛,目前機動車已經超過450萬輛。市區交通擁堵時間已達每天5小時,交通擁堵範圍正由市中心向外圍和放射綫道路蔓延。
《京華時報》評論文章指出,如果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治理對策,任由“辦法落後於困難”的情況發展下去,擁堵將成爲北京城市發展的心腹大患。
北京城市規劃工作的推動者、著名學者梁思成曾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北京城不會得感冒,但總有一天它的交通會得心臟病。”如今,他的擔憂逐漸成為現實。
9月9號,北京市交管局公布“十一”和中秋節放假期間車輛限行調整措施,車輛出行將有16天不受尾號限行限制。其中,9月19日、25日、26日——三個週六日由於倒休變成工作日,上路車輛增加20%。據預測,這3天會成為“最堵日”,將對北京市交通帶來巨大困擾。
新唐人記者唐美華、李月綜合報導。
看下一集
【禁聞】糧價飆升 餐飲業全線漲價
【禁聞】利字當頭 殯儀車快過救護車
【禁聞】中國銀行業不良信貸危機浮現
【禁言博客】三條搞笑新聞
【禁言博客】北有“大褲衩”南有“大鐘塔”
【禁聞】謝朝平指渭南市官員製造文字獄
【禁聞】烏鴉成鳳凰 貝殼變珍珠粉
【禁聞】歐美同施壓 人民幣匯率戰煙硝四起
【禁聞】「中國式拆遷」背後的血淚史
【禁聞】爭奪釣魚島主權 中日對抗升級
【禁聞】英媒評新版《紅樓夢》
【禁聞】中國醫療衛生改革弊病(“看病難、看病貴”是壓在中國老百姓身上的大山)
【禁聞】官僚暗搶貧困戶扶貧資金
【禁聞】礦工升助理 真領導還是替死鬼?
【禁聞】中國窮人與美國窮人(美國的貧困線為5500美元)
【禁聞】中國籃球的「哨」也不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