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0月10日訊】新聞周刊(238)
每年10月的一個星期,全球的媒體都聚集到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焦急地等待當年諾貝爾獎項的揭曉,今年的諾貝爾周從10月4日開始,醫學,物理,化學和文學獎已在斯德哥爾摩揭曉,和平獎於週五在挪威首都奧斯陸公布。請看本臺記者從斯德哥爾摩發來的綜合報導。
英國成了今年的得獎大國,醫學和物理獎的三位元得主都在那裡工作和生活。
今年85歲的英國劍橋大學榮譽教授羅伯特‧愛德華茲(Rober G. Edwards)獲得了2010年度的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表彰他在人工授精領域做出的貢獻。
採訪,評委主席 卡拉斯• 夏瑞(Klas Kärre)
“阿爾弗雷德 諾貝爾 在他的遺囑中寫道,這項獎應獎給那些為使人類帶來巨大利益的偉大發現。 現在我們看到又有四百萬的新生嬰兒誕生,而他們有八百萬父母,可能還有一千五萬的祖父母親和其他親朋好友,我認為這個發現使許多人受益。
愛德華茲被稱為試管嬰兒之父。早在1950年代,他就開始系統研究試管嬰兒,他發現了人工受精的重要原理,並且成功的在試管中培育了第一個受精卵。
然而從他開始研究試管嬰兒至今,反對的聲浪從來沒有停息過。在他得獎後教廷科學院院長卡拉斯科主教批評說,愛德華茲的研究最終也為消滅人類胚胎打開了方便之門,並使人類胚胎成了交易品。雖然主教承認,愛德華茲是一位卓越的科學家,但他認為,諾貝爾獎評委會本應選擇其他獲獎人。
獲得今年物理獎的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兩名俄裔教授,51歲的安德列.蓋姆和36歲的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他們在研製新型材料石墨烯上做出了突破性貢獻。比如目前最流行的ipad等產品採用的觸摸式顯示幕,就需要用石墨烯作原料。
採訪:諾貝爾獎評委 比楊 楊森
他們是第一個分離出這種材料的人,以前人們覺得這不可能,但是他們用很簡單的方法就做到了,採用黏膠帶就把它起取出來 。然後他們就可以測定和鑑定這種材料的特性。它在很多方面都有獨一無二的特點,因為它是一種很薄的材料,設想一下,一平方米面積的這種物質不到一毫克重,但是它卻比鋼材還要堅硬200倍,它的導電和導熱性非常好。”
美國一直是諾貝爾獎的得獎大戶,今年的化學獎由一名美國人和兩名日本人分享。
美國德拉威爾大學的理查•赫克,美國普渡大學的日本公民根岸英一氏及日本北海道藝術科學大學的鈴木章,他們發明瞭鈀催化交叉偶聯法,這個方法可以大幅提高合成複雜化學製品的可能性,在醫藥和通訊等領域作用重大。
諾貝爾獎評委:派爾.阿伯格
我們需要分子 特殊的分子,比如說用來殺死癌細胞的,或者阻止炎症的等等,這三位獲獎者的方法使製造新分子成為可能,這樣對人類更有益。
79歲的理查•赫克出生於美國麻塞諸塞州,1954年從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獲得博士學位。現任美國德拉威爾大學教授。
根岸榮一是日本公民。1935年出生在中國長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在是美國普渡大學的特聘教授。
獲獎者中年齡最大的是日本人彰鈴木,今年80歲,目前是日本北海道藝術科學大學大學名譽教授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落到了南美小國秘魯,該國著名西班牙語作家Mario Vargas Llosa(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獲此殊榮。獲獎理由是他“對權力結構的精準刻畫,筆鋒敏銳地描繪了個人的抗爭、反叛與挫折。”
採訪:瑞典文學院的常任秘書彼得.恩隆德(Peter Englund)
“對於時代和社會的參與感,讓他們的文學作品帶有一種特殊的能量。這不是說這是獲獎的要求。但我認為這會為許多作家帶來特別的能量,你可以感覺到在去年得獎人赫塔-穆勒的作品裏有這個能量。不是一樣的能量,但你能感覺到馬里奧 巴爾加斯.略薩也有這個能量。”
略薩出生於1936年3月18日,擁有秘魯與西班牙雙重國籍,是作家兼詩人。
其代表作有:《城市與狗》、《綠房子》、《世界末日之戰》等。略薩現任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院士。他是繼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之後,第二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南美洲作家。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前,略薩在國際文學界已享有極高聲譽。
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在奧斯陸宣佈,把今年的和平獎授予中國異議作家劉曉波。
至此,今年諾貝爾獎的六項已有五項揭曉。從諾貝爾獎首次頒獎的1901年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共 829位個人和23個組織獲獎。
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獎基金會於1895年設立。諾貝爾獎於1901年首度頒發。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為紀念諾貝爾又出資增設了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在經濟科學研究領域作出重大貢獻的人。
最引人注目的是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紀念日,也是諾貝爾各獎項獲得者授獎日。除了和平獎在奧斯陸頒發外,其餘5項獎的頒獎儀式都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瑞典國王親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為每位獲獎者頒獎。獲獎者都被授予諾貝爾獎證書、金質獎章和獎金,金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6萬美元。
當晚19點開始,國王和王后將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親自為獲獎者舉辦盛大慶祝晚宴。屆時請你鎖定本臺諾貝爾晚宴專題節目。
新唐人記者斯德哥爾摩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