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昔日重工業區成為歐洲文化之都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setting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No compatible source was found for this video.

    【新唐人2010年11月9日訊】德國西部魯爾地區曾經是德國的重工業基地,可是如今這裏已經成為歐洲文化中心之一。歐盟對該地區的產業轉型給予充分的肯定,並授予魯爾區2010年歐洲文化之都的稱號。

    一個多世紀以來,煤炭和鋼鐵行業在德國魯爾地區一直佔主導地位。但是今天魯爾區53個城市的5百多萬居民,認為文化藝術才是他們現在的主要資源。他們把魯爾區已經建設成為西歐地區的第三大新型生活區。歐盟授予魯爾區2010年歐洲文化之都的稱號,因此今年一年這裏組織了3千個文化項目。

    [卡塔琳娜 •朗絮, 魯爾.2010文化年行銷總監]:

    “大多數魯爾區以外的人並不認為魯爾區特別吸引人。這種印象其實不是當今魯爾區的真實形象。”

    2010年文化之都的開幕儀式就在埃森關稅同盟老煤礦井處舉行,該處已被聯合國文教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此處導遊中心可裏斯強• 施羅德先生視魯爾區的變化為世界的榜樣。

    可裏斯強•施羅德,埃森關稅同盟導遊

    “我們已接待了來自亞洲,南美,北美,非洲及世界各地的遊客,魯爾區的變化,是一個典型的結構轉型例子,同樣是其他地區所必須面對的挑戰,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這裏只是一個試點。”

    羅尼,埃森關稅同盟遊客

    “這裏的講解相當不錯,很專業。有趣的是,所有的設備仍然保留在這裏。感覺上就像在一個真正的礦井裏。”

    幾個世紀前的煤炭和鋼鐵生產基地,現在已變成餐廳,酒吧,藝術工作室及聚會慶祝的場所。今天的魯爾地區有19所大學,100個音樂廳, 120個劇院和200多家博物館和藝術中心。2010年文化之都的口號是“文化改變都市,變化推動文化”。對於魯爾地區民眾來說,享受他們的文化遺產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新唐人記者德國埃森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