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12月2日訊】廣州亞運已結束,中國運動員贏得了大量獎牌。不過,本屆亞運金牌奪金數,少於上一屆的多哈亞運,這給一些中國體育迷一個強烈的觀感:金牌唯上的舉國體制已經擋住中國從體育大國,發展成體育強國的去路。
中國在廣州亞運上拿下了199塊金牌,遠遠超越第二名韓國的76塊金牌。中國驚人的金牌數量引起外國媒體的關注。《德國之聲》綜合引述德文媒體的觀點認為,潮水般湧來的獎牌是否真實反映了中國體育的總體水平和國民的整體素質。
香港《文匯報》的報導指出,中國體育舉國體制的最大特色是:「無論民間基礎如何薄弱,都可以在短期內,訓練出一些高水準的選手,在世界大賽中披金掛銀。大賽一過,自生自滅。 」
報導中還說,雖然劉翔的復出令田徑隊光芒四射,但驚訝的是田徑隊沒有其他值得期待的新人。
今年已經27歲的劉翔,曾對媒體表示他預計30歲要退役。而其他像是射擊、擊劍、舉重等中國的傳統金牌大項,全部出現老將缺陣,新人青黃不接的困境。舉國體制的「急功近利」雖然能迅速製造獎牌,卻也失去了近幾年培育後備人才,以及讓體育深入民間的時機。
香港《開放雜誌》執行編輯蔡詠梅,日前接受新唐人記者梁珍專訪時批評,舉國體制製造的金牌已經背離了體育精神。
蔡詠梅:「你看中國體育並不普及,老百姓根本享受不到甚麼體育設施,但是中國在國際競技比賽中為甚麼成績那麼好,就是用國家、用納稅人的錢大規模集體把它生產出來的。」
《華夏經緯網》引用一篇名為《奧運金牌的陷阱》文章披露,2000年悉尼奧運會,中國體育總局的事業費從每年30億元上漲到50億元。按此計算,2004年雅典奧運會備戰4年,中國花費了200億元。在雅典獲得30多枚金牌,每枚金牌的成本差不多是7億元,「可謂世界上最昂貴的金牌」。
至於中共政府為何如此熱衷於「摘金牌」?蔡詠梅認為這是一種用體育推銷黨文化的方式。
蔡詠梅:「(中共用)文宣系統進行宣傳,體育也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宣傳,所有的共產國家體育都是非常好的。他們用這個凸顯我們制度的優越性,實際上是一種意識形態的表現。」
《華夏報》的評論文章進一步分析,「舉國體制」是國家壟斷操控的官辦體育,這種只看重精英競技體育的模式,說穿了,就是對內收攏人心、對外炫耀國力的統治利器。
新唐人記者唐言、孫寧綜合報導。
看下一集
【禁聞】濫用抗生素 中國現超級耐藥細菌
【禁聞】俄承認「卡廷慘案」元兇 中國輿論反思
【禁言博客】盛會後的災難
【禁聞】尋求「安全感」的新世紀移民潮
【禁聞】路透:「中鐵建」巨虧調查
【中國禁聞】中共護朝鮮 反對安理會「譴責」
【禁聞論壇】中國如何抑制物價上漲?
【禁聞】維基解密:中共阻止臺獨 經濟攏絡
【禁聞】中國低碳城的真面目
【禁聞】歧視背後 中國艾滋疫情被掩蓋
【禁聞】陳秉中發公開信 痛批“血漿經濟”
【禁聞】百姓想不通的中國十大經濟謬像
【禁聞】「蔣介石日記」顛覆歷史 還原功過
【禁言博客】全中國至少有3900萬線人
【禁聞】百萬人進考場 考公務員如買彩票
【禁聞】貴州凱裡網吧爆炸 網友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