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性通漲是中國物價上調主因嗎?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setting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No compatible source was found for this video.

    【新唐人2010年12月3日訊】最近,中共中央幾次出手抑制日益嚴重的通漲問題。有中共官員說,近

    日出臺的一些措施,是應對中國的輸入性通漲。但中國經濟專家認為,

    當局的舉措,顯然是刻意掩蓋國內內生性通漲的實質。

    今年初以來,中國物價在單項食品的輪漲之後,近半年幾乎已全面上調

    。目前,通貨膨漲已成為中國百姓關心的頭等大事,尤其是中低收入家

    庭早就開始抱怨生活壓力加大。不過,直到9月中旬中共官員還公開表

    示,可實現全年3%左右的預期調控目標。

    一位發改委官員向媒體聲稱,國務院11月20號公布穩定消費價格總水準

    的16項措施,是應對造成目前物價持續飛漲的輸入性通漲。國務院發展

    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也強調,中國目前面臨的輸入性通漲,是多年以

    來最嚴重的一次。

    旅居美國的中國經濟學家程曉農介紹,所謂輸入性通貨膨漲,是指中國

    進口的大宗商品如鐵礦石、原油等原物料上漲。但是,這一次物價帶頭

    上漲的是蔬採。他分析,目前,中國的通膨是由國內需求變化造成的,

    屬於內生性通漲。

    程曉農:「蔬菜並不是鐵礦石煉出來的,所以鐵礦石漲價並不影響蔬菜

    。所謂輸入性通貨膨漲是想把中國目前國內經濟政策造成通貨膨漲,歸

    咎到美國還有其他國家身上,尋找一個外國替罪羊。」

    據官方統計,中國的蔬菜、水果和谷物價格9月份同比上漲了18%。通漲

    率在10月飆升到4.4%,創下兩年多來的最高水平。

    新唐人記者 梁欣 張秀珍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