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就衡量經濟平衡指標達成協議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setting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No compatible source was found for this video.

    【新唐人亞太台2011年2月20日訊】在巴黎舉行的20國集團峰會,經過一番激烈討論後,2月19號最終就衡量全球經濟失衡的指標達成了一致。20國將在今年4月華盛頓部長會議上,將各項指標數量化。

    與會大多數國家都支持衡量全球經濟失衡的幾項指標,即經常帳戶、實際匯率、外匯儲備、預算赤字和私人儲蓄率等。談判過程中,遇到了來自中共當局的阻力,因為中共拒絕將其2萬5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作為衡量全球經濟健康發展的一項指標。

    中國今年外匯儲備規模可能會突破3.2萬億美元。而去年中國的貿易順差高達1830億美元。西方國家指責北京方面,以人為方式保持人民幣的低匯率,給中國帶來巨額的貿易順差。

    與會的財長和央行行長們對各項指標展開了激烈討論,經過連夜的討價還價,法國經濟部長拉加德終於最終宣佈達成了一項折中的協定。

    與會國期望未來可以通過調節這些衡量指標來恢復世界經濟平衡。全球經貿失衡被認為加劇了世界危機,造成貨幣大戰。

    新唐人亞太電視 韋青一 編譯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