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週刊】卡扎菲處處效仿中共

【新唐人2011年2月27日訊】卡扎菲效仿六四 對示威民衆大開殺戒

新聞週刊(258)期

一. 焦點话题

1.“中東瘋狗”卡扎菲處處效仿中共

北非國家利比亞局勢成爲目前各國關注的焦點。受突尼斯和埃及革命的影響,利比亞的反政府示威愈演愈烈。獨裁近42年,被美國前總統里根稱爲“中東瘋狗”的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上週調動效忠他的軍隊對示威民衆大開殺戒,受到世界各國的強烈譴責。美國和聯合國立即採取了制裁措施。美國白宮發言人還表示,不排除對利比亞採取進一步的行動。而深陷四面楚歌的卡扎菲卻為自己的開槍行爲辯護說,89年中共鎮壓天安門民主運動也是這樣做的。回顧卡扎菲的歷史,可見他處處對中共的效仿。今天節目一開始,就一起了解一下他是怎麽“崛起”的。

穆阿邁爾•卡扎菲1942年生於利比亞南部伯伯爾的卡達法部落。1969年9月1日,年僅27嵗,時任上校的卡扎菲,趁國王外出之際,率領少壯軍官發動了一場不流血政變,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國王被驅逐,並改國號為「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他自己成爲最高領導人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上臺後,爲了讓飽受貧困的利比亞迅速發展,卡扎菲創立了介於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之間的“第三世界理論”。

當時正值中國文革高潮後期。卡扎菲一方面著手建立軍隊,另一方面,將數十億用石油換得的金錢發放給農民,以建立自己“農民革命”基礎。他並效仿毛澤東,於1973年發動了“文化大革命”,宣佈停止執行一切現行法律,以《古蘭經》為社會法典,並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各級革命委員會。

出於阿拉伯民族主義精神,卡扎菲放棄與西方強國的結合,致力於阿拉伯國家的統一。在他的煽動下,1971年4月,利比亞、埃及和敍利亞結盟,組成了阿拉伯聯盟。但不久,結盟就因爲爭議和對峙而瓦解。卡扎菲還在阿拉伯世界反對埃及、以色列“1978年戴維營和平協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卡扎菲和西方,尤其美國的關係緊張激化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1986 年,卡扎菲被指使特工,爆炸襲擊了柏林一家美國海軍陸戰隊成員經常光顧的夜總會。幾天後,美國展開報復行動,空襲了利比亞首都黎波裏和第二大城市班加西。卡扎菲在一處軍營的家被炸,他的養女被炸死。美國前總統里根稱卡扎菲為“中東瘋狗”。

卡扎菲也建立了自己的政體,像中共一樣,有橡皮圖章式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共毛澤東有“三門峽”,李鵬有“三峽”,卡扎菲也有自己的政績工程,他斥資20 億美元,興建了人工大運河,將沙漠井水,引到沿海各個社區,自稱是世界第八大奇蹟。

1988年12月,美國泛美航空公司103號航班,在飛至蘇格蘭小鎮洛克比上空時突然發生爆炸,機上27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遇難。這就是震驚世界的洛克比空難。經過調查,很快就將幕後黑手指向了兩名利比亞人。但卡扎菲卻拒絕交出這兩名嫌犯。1991年聯合國在英、美國為首等國家的壓力下,對利比亞實施包括空中封鎖、武器禁運、經濟和外交等一系列制裁。 但並為打擊到卡扎菲的民族氣焰。有評論指出,卡扎菲的演講極富煽動性,與毛澤東如出一轍。

在解決洛克比空難案件中,南非黑人運動領袖納爾遜曼德拉發揮了很大作用,最終説服利比亞交出嫌犯。

1999年,兩名嫌犯阿卜杜勒-巴薩特-邁加里(Abdel-Basset al-Megrahi)和阿爾-阿明 法伊馬(Al-Amin Khalifa Fahima),在位於荷蘭的一個前美軍基地特設的蘇格蘭式法庭上接受審判。阿卜杜勒-巴薩特-邁加里被判27年有期徒刑。法伊馬則被宣佈無罪釋放。邁加里一直在監獄中服刑至2009年8月,他在診斷為晚期癌症後,被釋放。2003年8月,利比亞表示願為洛克比空難支付27億美元的巨額賠償,同年 9月,聯合國解除了對利比亞長達11年的制裁。12月,利宣佈放棄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與美、英等西方國家關係明顯改善。2004年6月,利比亞和美國恢復邦交。

2008年美國國務卿萊斯訪問利比亞。成爲1953年以來,首位訪利的美國國務卿。

今年二月,受突尼斯和埃及革命的影響,利比亞各地風起雲湧的抗議潮,讓卡扎菲四十多年的獨裁統治岌岌可危。與埃及和突尼斯不同的是,卡扎菲向軍隊下令開槍鎮壓,他在22日的電視講話中為自己辯護,指中共89 年鎮壓天安門民主運動也是這樣做的。但是,利比亞軍隊大多是傭兵,在民衆不屈的抗議中,很多都棄甲而逃。

卡扎菲之子在接受電視採訪時,否認政府軍隊向人民開槍。與 “天安門廣場沒放一槍”又一舉同工之処。不過在資訊發達的今天,開槍的視頻很快就在youtube網上公諸於世。

新唐人電視臺記者楊曉玫綜合報導。

2.卡扎菲家族瓜分利比亞 內鬥激烈

卡扎菲另一個很像中共的地方,就是他的九名子女掌握了利比亞的能源、通訊、基建等多個行業。維基解密的機密電文推測,利比亞每年有數百億美元落入卡扎菲家族的腰包。

卡扎菲家族在利比亞掌控著龐大的商業王國,維基解密曝光的秘密外交電文揭露,卡扎菲的子女們涉足能源、電訊、基建發展、酒店、傳媒和消費產品行業,狂撈金錢。

美國駐的黎波里外交官2006年題為《卡扎菲股份公司》的報告顯示,長子穆罕默德( Mohammed)掌控了國營郵局通信公司,互聯網業,手機和衛星通信事業也歸他所有。

次子賽義夫( Saif al-Islam)和女兒艾莎( Aisha)分管能源業,賽義夫擁有石油公司“One-Nine集團”。還掌握兩家國營廣播電視臺。女兒艾莎涉足能源和建筑領域。她是一名律師,曾加入為前伊拉克獨裁者薩達姆辯護的律師團。

三子薩阿迪負責奧委會和足球協會,擁有幾家足球俱樂部,同時掌控著電影產業,以及開發利比亞西部新城的權力。

卡扎菲家族還在海外投資700億美元,包括在英國買入多處豪宅、入股意大利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尼集團(Eni)和航空航天公司芬梅卡尼卡集團。

維基解密的電文推測,雖然卡扎菲家族侵吞的準確金額無法確認,但每年應該有數百億美元流入他們的腰包。單是石油一項,利比亞每年從石油賺取的收入與政府收入之間就相差數十億美元,專家相信這筆差額已經落到了卡扎菲和他的九名子女之間。

中東專家認為,卡扎菲家族不會把錢存在西方銀行,而是在迪拜、東南亞和波斯灣國家的銀行設有秘密賬戶。這樣即使他倒臺後,仍不會輕易被追查和沒收。

擁有巨額資產的卡扎菲子女過著奢華的生活,四子穆塔西姆曾不惜豪擲逾100萬美元邀請美國歌星瑪麗亞•凱莉出席私人派對,唱四首歌。奢華作風惹怒利比亞民眾。

權力和資產,也使卡扎菲的九個子女甚至他們的母親之間激烈內鬥。次子賽義夫行事高調,儼如卡扎菲發言人,成為兄弟間權斗的主要對像。長子穆罕默德、三子薩阿迪、四子穆塔西姆為爭奪可口可樂特許經營權,曾展開了一場血鬥。四子穆塔西姆( Muatassim)眼見弟弟哈米斯( Khamis)建立特種部隊,便要求當地的國家石油公司主席出資12億美金為他自組民兵來抗衡,以免權鬥形勢不利。維基解密的電文說,卡扎菲的子女「正在自相殘殺」。

新唐人電視瀋君怡綜合報導。

二. 中港台扫描

1.臺菲外交事件考驗馬政府軟實力

菲律賓當局將去年底在大馬尼拉地區逮捕的14名涉嫌詐騙案的台灣籍嫌犯遣送大陸一案,讓臺菲關係降到零點。在處理此事件當中,菲律賓政府官員的做法不可理解,首先他們謊稱持有中華民國合法護照的14名嫌犯沒有合法旅行文件,並將他們驅逐到中國大陸,而不是中華民國台灣,態度明顯傾斜。為解決糾紛,21日菲律賓總統特使羅哈斯抵達台灣,與外交部長楊進添和總統馬英九分別舉行了會談,但羅哈斯卻始終沒有道歉。雙方的外交糾紛如何解決,讓馬政府的「軟實力」外政策備受考驗。

21 日,菲律賓總統特使羅哈斯一行抵達台灣。隨後與中華民國外交部長楊進添進行了長達11個小時的馬拉松式談判。但台灣方面卻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道歉。

菲律賓總統特使 羅哈斯:「我們晚上會持續交涉,如果有需要甚至延長到明天,盡一切所能,處理這件事,(會道歉? ) ,楊進添部長有表達這件事,我們很關切,不過我沒有被授權,總統並沒有授權我。」

特使羅哈斯強調並沒有被授權要為遣返案道歉,讓談判一度中斷,直到凌晨一點半才結束,不過星期二,外交部依然安排羅哈斯會見總統馬英九,目的是再次表達立場。

會談中,馬英九強烈要求菲律賓政府對在此事件上所犯的錯誤道歉。

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我希望貴國政府要為這件事情所犯的錯誤負起責任,並且表達歉意。我也要求特使先生將我的意思轉達給貴國的阿吉諾總統。」

馬總統還說此事的後續處理結果,將成爲台灣方面衡量兩國關係的重要指標。

雖然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但台灣外交部認爲,菲律賓方面已表現出了部分善意,願意討論建立雙方司法互助機制,展開經濟夥伴協議,啟動司法、行政、國會的調查。外交部長楊進添說,台灣會給對方調查時間。

外交部長楊進添:「確實有一些政府官員,犯了很嚴重的錯誤,而且一再的欺瞞,這些我們強烈沒有辦法接受,我們要求他查出來,這些官員一定要向我們道歉,我們再多給他一點時間,當他沒有辦法符合我們要求的時候,我們還有其他對於兩國關係合作事項,再加以檢視。」

除臺菲外交糾紛之外,此前還傳出了台灣居民赴馬來西亞免簽證待遇中途變卦,原因是馬國要先知會中共。一連串的事件,讓在野黨立委對馬英九的外交政策提出強烈質疑。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中共在國際空間打壓(台灣)是不會縮手的,他在遂行他的『軟的更軟』,經濟軟,外交它就越來越硬。整個事情後面導演是中共,中共在跟菲律賓在演這種政治大戲,要把我們夾殺,這在對我們出招 (柯委員,能不能你從管道拿到的中共內部的評估交給我拜讀一下好嗎?)你連這種基本的政治判斷都沒有的時候,何以治國?」

另外,馬政府的支持度也跌破四成。根據遠見雜誌最新民調,二月份民眾對馬英九總統和行政院長吳敦義的滿意度,分別為38%和37.6%,而且已經連續三季負面高於正面。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灣臺北綜合採訪報導。

2.兩岸政治差異 台學者籲政府面對現實

隨著兩岸交往頻繁,似乎使得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定位越來越難以模糊下去。馬英九不提中國倒也不無道理,而避開中共,卻可能讓自己的政策失去重心。因此,台灣戰略學者指出,希望台灣政府不要忽略了,兩岸政治現實的差異。

目前,中共海協會長陳雲林、副會長鄭立中和旅遊局長邵其偉三人,分別以不同理由在台灣訪問,兩岸似乎正處高層交往頻繁階段,翁明賢從阿拉伯世界革命之火說起,希望馬總統對近來推翻專制的國際局勢,有所思量。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長翁明賢:「埃及會發生這個革命,突尼西亞會發生這個革命,都是因為不重視人權,不重視民主自由的現象出現,未來大陸會不會有這樣的現象出現,這有可能,到時候馬總統當然要站在,民主政治自由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來表現他的態度,這樣才能真正是一個,民主國家的表率。」

馬總統的開放政策與堅持九二共識,讓戰略學者很擔心,台灣政府忽略了兩岸大不同的政治現實。

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長翁明賢:「北京現在也在思考,那麼它說現在是兩岸三位統一,但是台灣有中華民國,你怎麼處理中華民國的問題,處理中華民國問題之後,那也面對我們現在執政黨要去思考,你怎麼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問題,因為那裏有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

從兩岸互動頻繁,到避用「中共」二字,馬政府在兩岸關係中的盤算,台灣人民買不買帳?各界持續關注。

新唐人亞太電視林凱文、李晶晶台灣臺北報導。

三. 新聞週刊258期大事件

1.新西蘭大地震 逾百人喪生

當地時間2月22日下午12點51分,新西蘭的基督城發生6點3級大地震。此次地震震源淺,而且震中距離市中心只有10公里,破壞力超過了去年9月份的7點1級地震。截止到26日,已有145人死亡,200多人失蹤。

2.香港通脹高 居民抗議

部分香港居民2月23日在財政司司長曾俊華(John Tsang)發表年度預算演說時發起抗議活動,抗議香港生活費用和樓價攀升。香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預計今年通脹率或高達6-8%。。

3.巴林反對派領袖返囯 政府讓步

巴林甚葉派反政府領導人邁謝馬,2月26日從流亡中返回巴林,標誌著政府最新的政治讓步。巴林大部分為甚葉派穆斯林,但掌管國家的王室是遜尼派,因此甚葉派受到政府的長期排斥。

4.英國法庭裁決向瑞典引渡阿桑奇

一家英國法庭24日做出裁決,將把維基解密創辦人阿桑奇引渡到瑞典,阿桑奇之後表示,對這個裁決並不感到驚奇,他批評了法律程序,要求徹底審查歐洲逮捕令制度,並確認自己要進行上訴。

5. 前白宮幕僚長當選芝加哥市長

美國芝加哥市22日舉行市長選舉。官方公布結果顯示,美國總統奥巴馬的前任白宮幕僚長伊曼紐爾,成功以百分之54的支持率,贏得芝加哥市長的職位,由於他的得票率超過5成,無需在4月與得票第2多的對手重選。

伊曼紐爾去年10月辭去白宮幕僚長的職務,回到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參加市長選舉,此後一直在支持率上遙遙領先。

四. 休閒一刻

威廉王子擕凱特以官方身份首次亮相

英國皇家的喜事就要近了。2月24 日,威廉王子和准新娘凱特共同出席了在威爾士北部安格爾西島舉行的一場救生艇揭幕儀式。這是威廉王子和凱特宣佈訂婚後,首次以官方身份公開亮相,也是灰姑娘凱特邁向公主的第一步。

在位於大不列顛群島西南部的偏僻的安格爾西島,這場簡單的救生艇揭幕儀式,卻因威廉王子和准新娘凱特的出現,吸引了多家國際媒體,也是對兩人首次以官方身份出席活動的小小的考驗。

威廉王子一身黑色的風衣,凱特則身著陀色呢子大衣,長長的頭髮高高地偺在腦後。脖子上係著一條黑色圍巾,頭上戴著羽毛的頭飾,平常中顯露出皇家的尊貴和高雅。

威廉王子在致辭中首先用威爾士語問候大家:“下午好!(威爾士語)請原諒我的發音。作為島民,對於生活在海岸邊的安格爾西島人們,我們的生活由海構成。海是生活,是消遣、是傳統。但是沒有人比那些奉獻生命去救助他人的勇敢的靈魂更了解海的無情,因此才孕育了‘皇家救生艇協會’勇敢無私的男人和女士們。英皇室與皇家救生艇協會有著密切的聯繫,女皇是他的守護神。今天主席肯特公爵把我引見到這個大家庭,是我巨大的榮幸。此時此刻,加入這個家庭的人,也將成為安格爾西島人。”

隨後,准新娘凱特,將香檳酒灑在這艘名為“赫裏福德奮進號”的皇家救生艇協會特爾德灣(Trearddur Bay)救生站新的救生艇上。他們還輕鬆地與出席儀式的人群打招呼,並與一名救生艇的船員進行了交談。

嫁給王子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此次揭幕儀式雖小,但卻是凱特的必修課,是她從灰姑娘邁向公主,最終成爲皇后的第一步。同時這個儀式的地點,與威廉王子曾作爲搜索救生飛行員服役的皇家空軍的地點很近,也表現出兩人對社區的回饋之用意。

雖然女皇同意他們在結婚的頭兩年可以遠離鎂光燈,但寬容並不是無限期的,最終兩人還是要面對衆多媒體。另外,由於威廉的母親戴安娜爲了躲避攝影師的追逐而死於車禍,因此,威廉王子和凱特每次亮相都顯得格外謹慎。

他們的婚禮將於4月29日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

新唐人電視臺記者楊曉玫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