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 出現史上最大地殼變動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setting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No compatible source was found for this video.

    【新唐人亞太台2011年3月12日訊】繼續帶您關心日本世紀強震。日本東北部海域11日發生的芮氏規模8.8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迄今已造成上千人傷亡。沿海主要災區岩手縣、宮城縣及福島縣等地也受到強震影響, 距離震央較近的宮城縣境內出現了約4公尺的地殼變動,是日本有地震觀測史以來最大的地殼變動紀錄。

    日本氣象廳表示,從岩手縣綿延到茨城縣境內的斷層帶,長度達四百公里、寬度二百公里。斷層帶在這次地震中遭到破壞的可能性很高,而距離震央比較近的宮城縣境內也出現了約4公尺的地殼變動,是日本有地震觀測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地殼變動紀錄.

    由於這個斷層穿過許多的地震頻繁區域,未來再次發生大地震的機會仍然相當高。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還要小心餘震發生。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表示,這次日本大地震是由太平洋板塊和北美板塊的運動所致。太平洋板塊在日本海溝俯衝進入日本下方,並向西侵入歐亞板塊。太平洋板塊每年都會向西邊移動幾公分,正是這個板塊的移動過程中造成能量釋放,引發大地震。

    美國地質調查局已經監測到13次強度高於芮氏6級的餘震,35次震級高於芮氏5級的餘震,以及數百次震級在芮氏三四級的餘震。專家認為發生更大餘震的可能性不大,但發生芮氏六七級餘震的可能性還是不小。

    新唐人記者 林平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