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春仔花 宜古宜今新樣貌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setting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No compatible source was found for this video.

    【新唐人亞太台2011年3月22日訊】精緻典雅的纏花,俗稱「春仔花」,是一種結合剪紙、編織和刺繡的傳統手工藝,也是最具台灣傳統色彩的飾品之一。這個月,彰化縣文化局,在員林演藝廳舉辦「阿 嬤ㄟ春仔花創作特展」,展出泰和社區媽媽們平日的作品。古早的春仔花是如何在社區媽媽們的巧手下,有不同的新面貌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蜻蜓、蝴蝶、孔雀、向日葵。這些都是「春仔花」。為了社區的永續經營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泰和社區的張美惠老師,將春仔花與百年全國運動會的Logo結合,讓古早的「春仔花」有了新的樣貌。

    春仔花教學老師 張美惠:

    「議員拿這張Logo拿回來問我,看有沒有辦法把它變成胸花。有一次就是拿回來問班員,班員說好像有點困難,我就覺得有甚麼困難的,我就想說不然我自己做給議員看看。」

    看了那麼多的新版春仔花,那春仔花原來是做甚麼用的呢?

    春仔花教學老師 張美惠:

    「結婚喜慶都有啊,像結婚,以前的人過年過節阿嬤都要插春仔花,因為春仔花就是會給人家帶來好運。因為那是給家庭和諧,一個氣氛的好啦。」

    除了展覽,現場也有春仔花的DIY教學。

    教學老師:

    「這個,剛剛用的對不對,你在把它放到中間。」

    傳說「春仔花」是天地的信物,蘊含眾人的祝福,許您一個幸福的未來!

    新唐人亞太電視 范志禧 張祺翎 台灣彰化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