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鴨稻米 提供健康米食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setting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No compatible source was found for this video.

    【新唐人亞太台2011年6月15日訊】使用化肥與農藥,似乎已經是現代農業不得不的選擇。接下來的新聞帶您來到宜蘭,有農民們用『鴨子』在稻田裡鋤草、除蟲,而鴨子的排泄物,還可以當肥料,這 些宜蘭的農民如何不用化學肥料,利用生態有機種植法,種出更健康的稻米。一起來瞭解。

    這群鴨子,怎麼跑到稻田裡了?不怕把稻子踩壞嗎?

    農民:「我們田插秧20天後,就放鴨子,鴨子差不多一星期小鴨子左右,小鴨子放進田裡,幫忙除蟲跟鋤草的功能,這中間都不能放化學肥料,也不能噴農藥,這 種生產出來的米,就變成原鴨有機米。」

    原來鴨子是用來幫助鋤草、除蟲,不過這群鴨子,可不能一直待在稻田裡。

    農民:「50天後鴨子就趕上來,因為稻子已經結穗了,怕鴨子會吃稻穗,所以把鴨子趕上來。」

    像這樣以鴨子代替農藥鋤草、除蟲,而且完全不用化學肥料施肥的有機稻米,儘管成本比較高,但也許正是未來民眾追求健康品質的主要趨勢。

    新唐人亞太電視 范姜復隆 吳樹枝 台灣宜蘭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