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桑田 農地變身的成龍濕地

【新唐人亞太台2011年6月29日訊】濕地保育的議題逐漸抬頭,雲林縣口湖鄉的成龍濕地;原本是農耕地,二十多年前受颱風侵襲,長期浸泡在海水中,變成一塊廢耕的濕地。現在政府和民間合作,要將它變成一個環境學習場域,讓大家能夠謙卑與智慧的,面對大自然滄海桑田的變化。

這是位於雲林縣口湖鄉的成龍濕地。陰雨綿綿的天候,像是在訴說著她的演變歷史。

成龍村村長 李明輝:

「成龍濕地是從民國75年(1986) 韋恩颱風來襲之後就變成鹹地。」

「鹹水灌進來,灌進來就沒辦法耕種。」

昔日的綠油油換來汪洋一片,魚蝦蟹貝的進駐,這裡變成候鳥的棲息地。為了能夠豐富濕地的生物達到多樣性,開始有專家進駐研究。

觀樹教育基金會主任 王昭湄:

「這個是大安水蓑衣。」

「我們試種的結果是它大概在三天之內就會死亡。不管是牽插的方式,還是說用整株有根的下去種,都還是有這樣的問題,那應該是水太鹹的原因。」

雖然植物的復育仍在努力中,現在這裡架起了大型戶外裝置藝術,結合種植和養殖概念,提供鳥類、魚、蝦更舒適的棲所。

 

觀樹教育基金會主任 王昭湄:

「透過藝術的展現,它同時也去結合,怎麼讓這些藝術品它同時兼具了豐富生物多樣性的功能在。」

保育專家說,未來成龍濕地將結合社區居民的力量,讓它朝向環境學習場域的目標前進。要想要與大自然共生共存,首先要學會的是謙卑的學習態度。

新唐人亞太電視 黃朝釧 黃可立 陳逸文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