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稻嚴重蟲害 甲仙農搶收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setting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No compatible source was found for this video.

    【新唐人亞太台2011年9月24日訊】一般稻米在9分熟時,才會收割,但在高雄甲仙的北勢坑,最近卻有農民搶收才6分熟的稻子,原因是有嚴重蟲害,農政單位實地勘查後,認定是褐飛蝨惹禍,但因為農民一開始誤以為是葉蟬危害,錯失防治時機,已經有2.5公頃的農地受害,估計產量不到往年的一半。

    辛苦了幾個月,二期稻稻穗終於有了重量慢慢下垂,但農民卻一點也不開心,原因就出在稻子長蟲了,旁邊的稻田甚至還因此被迫提早搶收。

    甲仙農民 陳先生:

    「以前是叫跳仔,現在我們查起來是葉蟬。」

    高雄農改場研究員 周浩平:

    「這是褐飛蝨,褐飛蝨啦。如果蟲禍嚴重會有蝨燒,蝨燒就是整片水稻會枯黃,那當然就會那損失就慘重了。」

    農民一直以為是葉蟬,農改場專家一來看就知道錯了,因為這種背部中央有黑褐色斑紋的小蟲。

    其實是褐飛蝨,但也就是因為搞錯了害蟲種類,連帶的下錯了藥,也錯失防治最佳時機。

    當地農民:

    「浮塵子,飛蝨啦,然後葉蟬啦,誰搞的懂啊,全部都叫跳仔。」

    高雄農改場研究員 周浩平:

    「用藥問題不要問農藥商啦,(不然怎麼辦?)打電話給我們農改場就好了。」

    初步估計高雄甲仙的北勢坑地區,大約有2.5公頃的農地,都已經受害,稻米產量也因此大減,面對10月就將收成的稻子。

    要讓損失不再擴大,還是得正確用藥。

    研究員周浩平 vs. 農民顧國艮:

    「走在田埂上拿根長竿這樣灑農藥(這樣灑嗎?可以低一點嗎?),稻子會碰到(那你要灑濕一點)。」

    還好這次的蟲害,在二期稻作收成後,只要好好整地,2012年一期稻作育苗時,也注意防治,就不會再像這次這麼密集,當然也就不至於對其他地區的稻作產生擴散影響。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