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岸線人工化 四大漁場名存實亡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2011年11月5日訊】中國大陸十多年來,大量圍海造地,使沿超過一半的海岸線已經人工化,現在近海已無漁汛,四大漁場已名存實亡。大陸學者指出,在利益驅動下,填海造地建房,造成沿海過度開發危及海洋生態。

    據2011年《中國海洋發展報告》,沿海港口發展和臨港工業基本都是靠圍填海形成,在地方短期利益驅動下,很多開發成旅遊渡假別墅。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社會學講師趙宗金指出,圍海會危及海洋生態。

    趙宗金:「要遏止圍海造房、圍海增地﹔對環境、對海洋生態都造成危險,從經濟發展整個來講,填海建房是利益驅動呀!有些地方政府管制不嚴格,有可能造成沿海過度開發的問題。」

    中國近海曾有四大漁場: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沿岸漁場和北部灣漁場。所謂漁場,專指有漁汛的地方,現在,中國近海已無漁汛,四大漁場名存實亡。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同春芬呼籲,保護漁業資源,放緩近海捕撈併發展遠洋漁業。

    同春芬:「魚的海產量有限的,撈過度繁殖不行,再加上對海水的污染致魚死掉了。現在轉業發展養殖業,入海口排放的污染物要控制。我們國家的遠洋漁業從技術從各方面來說比較弱一些。」

    據不完全統計,十多年來,中國沿海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島已經消失了460多個,超過一半的海岸線已經人工化。

    新唐人記者徐風、孫蕾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