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影響大選 歐債風暴掀政治海嘯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setting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No compatible source was found for this video.

    【新唐人亞太台2011年11月30日訊】那麼歐債危機,又將多大程度的影響到政治層面,下面的新聞,我們帶您回到11月20日,西班牙舉行國會改選,因為債務危機和高失業率,反對黨獲得壓倒性的勝利。這也讓西班牙,成為歐元區第五個因為債務危機迫使領導人下台的政府。在全球面臨二次衰退、國際經濟前景未明的情況下,明年都將面臨大選的台灣和美國,會不會受到經濟因素的影響,改變既有的政治生態?我們的深度報導。

    11月20日,一個陽光普照的星期日,位在南歐的西班牙,變天了。

    西班牙國會改選,中間偏右的「人民黨」在眾議院350個席位中,拿下187席,終結了執政8年的「社會黨」政權,「人民黨」黨揆拉荷義被任命為新總理。西班牙,是第五個被主權債務危機扳倒的歐元區政府。這波歐債風暴掀起的政治海嘯,讓歐豬五國,全軍覆沒。

    西班牙新任總理 拉荷義:「我請求你們繼續的協助我,我請求你們繼續的支持我,接下來我們將一起面臨許多艱難時刻,但是我們有盼望、有勇氣、有意志、有力量去打造一個,足以代表每一個西班牙公民的政府。」

    拉荷義要人民不要期待奇蹟出現,因為眼前虎視耽耽的,是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政府赤字。身為歐盟第四大經濟體,西班牙的失業率是全歐盟最高,來到22.6%歐豬五國的成員中,葡萄牙、希臘、愛爾蘭等國,失業率都超過歐元區平均值10%,儘管義大利的失業率看起來只有8.3%,但公債卻高達GDP的120%。經濟前景持續惡化,民眾,拒絕隱忍。

    西班牙 民眾:「這場經濟和政治上的災難已經持續好多年了,我們需要改變。我選擇用行動來支持改變。」

    時間來到2008年的美國,面臨經濟衰退、失業問題嚴重,歐巴馬訴求「改變」,鼓舞人心。三年過去,美國的財政困境未見具體改善,眼看1.2兆美元的減赤談判陷入僵局,歐巴馬的連任之路更加嚴峻。

    經濟因素影響政治局勢,在民主社會,尤其顯著。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湯瑪斯‧薩金特(Thomas Sargent):「我們建立的模型,很重要的一項因素是來自於事件中,民眾對政府作為的期待。這些期望並非是憑空想像的,和目前政府正在做的事情有關。而政府的政策制定也是基於人民的期望。」

    四年前的台灣,景氣低迷之際,馬英九喊出「馬上好」、「六三三」的口號,吸引廣大中間選民青睞,也讓國民黨重返執政。只是當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失業率攀升,主計處接連調降經濟成長預測。2012年的總統大選,會不會同樣受到經濟因素而翻盤?

    新台灣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每次競選選舉的時候,如果當權者在位者,那時的經濟失業率(高),跟成長率低的話,幾乎都落選,這是美國的經驗。」

    拉荷義在繼任西班牙總理時,對他的人民說,國家正處於命運交叉的路口,新政府所做的,將決定國家接下來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命運。2012,台灣也走到了這樣的路口,選民將如何抉擇?選戰倒數,短兵相接,每個影響經濟局勢的變數,都是關鍵。

    採訪撰稿 張明筑

    拍攝後製 曾奕豪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