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鑲嵌藝術 螺鈿故鄉在新竹

【新唐人2012年2月2日訊】民國四、五零年代,第一代渡海來臺的香港工藝師傅,將螺鈿工藝傳入台灣新竹後,廣受好評,也帶動了高級木工傢俱產業。如今因為產業外移及社會型態的轉變,使得螺鈿產業隨之沒落。接下來的新聞要帶您看到,在新竹有一位陳甫強螺鈿工藝大師,年輕時就跟隨父親學習螺鈿工藝,是台灣目前僅剩的螺鈿技藝高手之一。究竟甚麼是螺鈿工藝,帶您一起來了解。

這些色澤熠熠,色彩斑斕的孔雀,鳥獸、花草都是以貝殼為材料,運用螺鈿工藝精製而成。

螺鈿工藝大師陳甫強:「我們用的貝殼的種類主要的是珍珠貝,它是屬於天然的顏色,經過了很久很久都不會變,它有一種七彩、有一種光澤,很炫,像珍珠一樣很漂亮。」

螺鈿是中國傳統的手工技法,一般俗稱為「貝殼鑲嵌」,以美學為基礎,將貝殼內層經裁切後貼於器物表面做裝飾,經磨光後使其透出貝殼的自然色澤,再依設計圖稿進行刻貝,最後上漆,經過多道繁瑣過程才得以完成。

螺鈿工藝大師陳甫強:「做我們螺鈿工藝不是說我手藝好就好,你還要有美術的底子,你要有工藝的底子。拉線(刻貝)的時候你美術底子不好,你就是拉不好。你底子好的話呢,你可以把刀子當作筆,它就可以刻出來,像毛筆字寫毛筆一樣,那線條就會有該粗就粗,該細就細。」

螺鈿工藝在新竹盛極一時,因為製作過程耗費工時,已日益凋零。為了不讓這項藝術就此沒落,陳甫強退而不休,和社區發展協會以及學校做結合,開班授課。

新竹市振興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呂賢輝:「藝術品如果只侷限在一個所謂藝術價值的話,那當然在傳承上是非常不容易的。為了傳承這個螺鈿藝術,我們在第一個就是在從小扎根,我們就開了一個螺鈿藝術的傳承的一個班,希望把它生活化,東西生活化就容易讓大家了解,讓大家知道。」

秉持著工藝至善至美的精神,陳甫強見證螺鈿工藝的興盛與衰敗,仍然堅信好的作品足以傳世,繼續為台灣的螺鈿工藝承傳努力。

新唐人亞太電視黃定國、林秋霞台灣新竹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