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4月8日訊】一周經濟回顧(473)(2012年4月8日):中國需擺脫銀行壟斷,更要擺脫權力壟斷。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收看一周經濟回顧節目,我是東方。儘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去年利潤總額仍然高達人民幣6,322億元,相當於990億美元。在房價居高不下、物價普遍上漲、經濟降溫的大環境下,國有銀行的巨額利潤加重了民間的怨氣。國有銀行之所以旱澇保收,根本的靠山就是壟斷,外國銀行在中國沒有經營人民幣存貸業務的執照,老百姓只能把錢存到國有銀行,利息低也只好認了,亂收費也只好認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這個星期二報導,總理溫家寶說,中國國有銀行壟斷金融業的局面必須打破,他呼籲金融體系要進行重大改革。中國廣播網的文字記錄顯示,溫家寶說,其實我這裡坦率的講,我們銀行獲得利潤太容易了。為什麼呢?就是少數幾大銀行出於壟斷地位。我們現在所以解決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根本來講,還是要打破壟斷。華爾街日報報導說,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北京政府再不放開金融市場會招來一場危機。過去幾十年來,中國經濟在很大成度上依賴於壟斷的金融市場模式,也就是用低利息吸收普通民眾的儲蓄,然後貸給國營企業,這種模式讓儲戶吃虧,讓國營企業得利,壓制消費,民營企業融資困難,造成中國經濟發展失衡。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造成低利率現象的部分原因是北京政府持續低估人民幣幣值的種種舉措,中國央行擔心較高的利率會吸引投機性資本流入,助長通貨膨脹。經濟學家還認為,四大國有銀行能夠依靠存貸利息差輕鬆過活,銀行變得日益臃腫而自滿。本人不是經濟學家,但對經濟學家的這番看法不敢苟同。中國問題的癥結,經濟發展的癥結不在於銀行業壟斷,在於中共對權力的壟斷。四大國有銀行真的能夠靠存貸利息差輕鬆過活麼?貸給國營企業的資金能收回來麼?很大一部分資金是貸給地方政府搞基礎建設,而基礎建設是沒有經濟效益的,是靠政府財政收入支撐,靠財政收入還債的。過去,地方政府還能通過賣土地創收,土地賣光了,價格到頭了,還拿什麼還債?只有兩條路,一條是苛捐雜稅,一條是印鈔票。本開場白今年年初就作出預測,中國將迎來高稅收、高通脹的時代。現在各地方政府債臺高築,一個省就是一個希臘,但中共並不是希臘,希臘政府不能印歐元,但中共卻可以印人民幣,鈔票印多了必然引發通貨膨脹。這些鈔票從銀行通過貸款流到各級地方政府,流到國營企業手中,一部分用來還債,一部分用來維持日益龐大的官僚體制和國企,壞帳多了再印鈔票填補,在這個流動過程中,銀行自然肥了,官僚體制也維持下去了,老百姓的購買力下降了,窮的更窮了,富的更富了。中共治下的這種怪圈,是打破銀行業壟斷能改變的麼?這是今天的開場白。
看下一集
一周經濟回顧(2012年4月15日)
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0月13日)
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0月20日)
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0月28日)
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1月3日)
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1月10日)
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1月17日)
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1月24日)
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2月1日)
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2月8日)
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2月15日)
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2月22日)
一周經濟回顧(2013年12月29日)
一周經濟回顧(2014年01月05日)
一周經濟回顧(2014年2月2日)
一周經濟回顧(2014年2月9日)




財經趨勢4.0
新聞大破解
新唐人財經新聞
選戰大透視
遇見新聞
美國思想領袖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美麗心台灣
田美女奉茶實客
廚娘香Q秀
大千世界
1000步的繽紛台灣
好樣!Formosa
健康1+1
談古論今話中醫
我的音樂想想
胡乃文開講
她健康She Health
天庭小子-小乾坤
總統教育獎
全國孝行獎
健談交流
悠遊字在
傳奇時代
音樂大賽特別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