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腳屋防淹?學者民眾不看好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6月23日訊】近年來台灣各地淹水頻傳,為了避免一再發生災情,內政部長李鴻源,提出興建「高腳屋」的構想,將率先在地勢低漥、比較容易淹水的區域推行,配合獎勵以及配套措施,讓民眾合法興建高腳屋,不過這樣的計畫,民眾跟學者都不看好。

    610水災,全台各地都出現淹水的災情,地勢低的地區,民眾的家當幾乎全部泡水,如何讓淹水的損害降到最低,內政部打算提出,高腳屋的構想。

    內政部長 李鴻源:

    「讓它有一個法源,就是說民眾在這些地方(地勢低),你要蓋這樣的房子(高腳屋)的話,一樓你可以怎麼樣使用,樓地板面積不計,那這樣子的話,你的建築成本,未來房子的價值可能還會高一點,所以我們就是讓他,讓民眾有一個其他的選項而已,它是治標,並不是治本,治本就是我們提的,所謂的總和治水。」

    李鴻源坦承, 高腳屋確實無法治本,不過也提供民眾,短期內解決淹水問題的方案,在常淹水的東南亞國家,到處也都有高腳屋的建築,而土地比海平面低的荷蘭,也蓋了會隨著水位高低移動的漂浮屋,但是不論是高腳屋或是漂浮屋,學者都認為,不適合台灣。

    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 余烈:

    「以部長,以總統的立場建議他們,格局放大一點,應該要從根本上去解決,不要老是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樣的觀念,我覺得這樣是比較不好的。」

    中興大學水土保持教授 段錦浩:

    「我個人比較不支持高腳屋,我比較傾向於把土地填高,就是說,你這個一個村一個村填高,或者就把這些村搬走,其實我們也有比較高的地,搬到比較高的地方去。」

    高腳屋的想法,學者不看好,如何能夠防淹水,又符合台灣需求,內政部還得多 花腦筋。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