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媒筆名 政治密碼解密

【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8月17日訊】中國一發生重大事件或重大話題,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就立即刊發「本報評論員」的署名文章,予以解讀和評論,引導輿論,接下來的新聞,我們要來帶您看到,其實這些神秘的評論員名字背後,都蘊藏著獨特的政治密碼。

中共執政至今,重大決策通常在第一時間通過《人民日報》傳播到全國。而《人民日報》的評論也有絕對的權威性,成為外國解讀中國政治的風向標,也成為國內各界判斷時局的重要參考。

香港《大公網》8月15號,對《人民日報》評論文章作者的「筆名」做了研究和解讀,分析出:一般針對重大事件或者重大話題,多署名「本報評論員」。主要是根據諧音取筆名,比較著名的像「任仲平」,就是「 人民日報重要評論」的諧音;而「國紀平」則是「國際重要評論」;「鐘聲」為 「中國之聲」的諧音縮寫;「仲祖文」是「中共中央組織部文章」的意思。

另外,在一些關鍵的歷史節點前後,也有使用特殊筆名的文章出現,如曾經在90年代初蜚聲國內外的「皇甫平」。「皇甫平」——實際是「在黃浦江輔佐鄧小平」的意思。這個筆名為鄧小平的觀點搖旗吶喊,他的觀點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論戰。

《北京之春》雜志主編胡平:「把它分類就是,一種就是真正的筆名,什麼『皇甫平』就是筆名。一種就是什麼評論員,評論員、特別評論員都是筆名嗎。另外一種就是看上去象筆名,其實他是諧音,他就直截了當告訴他是哪個部門、哪個單位。」

原《河北人民廣播電臺》編輯、大陸自由撰稿人朱欣欣認為,個人代表官方觀點寫評論文章更像是中共宣傳的需要。但是,作者本人很膽虛,一般不敢使用自己的真名。

原《河北人民廣播電臺》編輯 朱欣欣: 「以官方組織的名義發表文章這不方便,顯得也很不正規,他又明白大家都懂得潛規則。 另一方面,說明官方還有一種很虛偽的需要,他又是要假扮成似乎有一個作者,又代表個人觀點,實際上代表官方組織的一個觀點。」

有時《人民日報》「評論員」,代表的級別更高。如2010年10月末,《人民日報》以「鄭青原」筆名,連續刊發五篇評論,內容更涉及「政改」等敏感話題。有分析指出,「鄭青原」取「正本清源」的諧音,這是比「仲祖文」、「任仲平」更高級別的諧音,是政治局級別的輿論導向。

大陸資深傳媒人高瑜指出,中共非常重視宣傳,毛澤東為引導輿論,為《人民日報》寫過很多社論,「反右」時,還當過《人民日報》總編輯,向右派開火的很多文章就是他寫的。《人民日報》在宣傳中共的方針政策,起到了絕對的「喉舌」作用。

大陸資深傳媒人 高瑜:「(民眾)整個和這些什麼『鄭青原、任仲平』和這些對著幹,所以,弄得他們現在是非常頭疼,嚴管輿論!而且是…中央現在對整個的形勢的分析,你別看表面是冠冕堂皇,實際上他們分析的是很嚴重的,國內外的形勢他們認為都不利。」

不過,高瑜認為,人們目前已經覺醒,「喉舌」已經起不到太大作用了,群眾不僅不看,還在微博、博客等媒體上,對中共的宣傳進行針鋒相對的反駁。

新唐人電視朱智善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