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罟轉型休閒娛樂 大學生揪團體驗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8月23日訊】牽罟是一種古老的捕漁方式,已經不太容易見到。在政府的輔導下,金門縣成功村民成立了牽罟班,除了偶爾嘴饞出海捕漁外,現在更成了金門推廣休閒觀光漁業的新亮點。

    嘿咻!嘿咻!大夥兒手拉大繩用力往岸上拉。這群來自台灣的大學生,揪團到金門體驗牽罟,就算拉紅了雙手也不放棄。

    記者:「手很痛的舉手!」

    遊客:「我很痛!」「我們都舉手。」「很痛!可是我們甘願。」「很痛還是要繼續拉。」「對!」

    牽罟,是金門古老的捕漁方式,漁民在風浪中將漁網載至海中放置,緊接著,大家在岸上齊力拉繩子收網。

    金門成功牽罟班發起人 陳振福:

    「這個捕魚叫做『牽網』就是希望、希望啦,不可能說我們今天來一定有,就是說希望、希望,遇到福氣來,就有(魚獲)了。」

    遊客:

    「真的有魚耶!你看這一隻,在這裡!」

    這幾年,牽罟在金門已經逐漸轉型為休閒觀光漁業,提供年輕人另一個體驗學習的機會。

    金門縣旅行公會理事長 周子傑:

    「年輕人可能對「牽罟」這兩個字非常的陌生,由於他們的接觸,可以了解以前老人家的智慧,而且也知道漁民的辛苦。」

    遊客:

    「覺得捕魚很辛苦,對呀,就拉的時候都要用蠻力。我們在餐桌只吃了一口、兩口這樣子而已,體會說捕魚的辛苦,所以不能浪費。」

    轉型後的牽罟,除了提供遊客新奇體驗,更將這種古早的謀生方式保留下來。

    新唐人亞太電視 胡淨妮 楊忠其 台灣金門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