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殿堂 兩廳院細數25周年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11月2日訊】喜歡看表演的人,一定去過中正紀念堂園區內的兩廳院,這兩座中國傳統宮殿式的建築,一直都是台灣文化藝術界的指標性建築,而(31日),是他的25歲生日,除了邀請藝文界重量級人士歡度生日之外,兩廳院也推出很多展覽,讓民眾也能感受,兩廳院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點點滴滴。

    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兩廳院迎來了第一個25歲生日。這兩座中國傳統宮殿型的劇場,在1987、台灣解嚴的那一年開幕,一直矗立在台北市精華地段,陪伴一千三百多萬人次,度過了每一個令人感動的藝文時光。

    國家兩廳院 董事長 郭為藩:「想起當年,25,應該是30年前,做了這麼一個決策,這個就是一個文化的大工程。」

    國家兩廳院 藝術總監 黃碧端:「華人世界第一個國際等級的場地,而且我也敢說,在營運,在制度,各方面都建立了一個非常非常值得信賴的一個模式。」

    25年的歲月,兩廳院孕育出許多知名表演團體,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都在此發光發熱。2004年,兩廳院成為台灣第一個行政法人機構。作為表演藝術的最高殿堂,兩廳院在軟體創建和硬體的維護上,更是小心翼翼。

    國家兩廳院 藝術總監 黃碧端:「我們大概是很少有的,世界上的大劇場,25年都沒有關起來做大維修的,這就是因為我們平常的維修做的非常仔細。」

    兩廳院能維繫25年於不敗,幕後默默貢獻的工作人員功不可沒。劇場設計與技術展,呈現完美舞台背後的秘密,也提供導覽和講座,讓民眾能更貼近國家劇院。

    國家兩廳院 藝術總監 黃碧端:「很難想像說,原來一個劇院,我們坐在那邊,好像很悠閒的看一個作品,那個背後,舞台的背後,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大工廠,所有的這些機制要連分秒都不能差的,才能夠把一個好的作品,完美的呈現。」

    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1994年訪台時,曾形容兩廳院,像一艘飛行的船。在25年後的今天,兩廳院,將繼續承載著台灣文化藝術的光芒,飛向下一個25週年。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輝模 張芝瑄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