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作新媒材 表達人與環境寓言

【新唐人亞太台2012年12月5日訊】透過新的創作媒材,台灣藝術家,要用人文關懷,表現對台灣社會的關心。有雕塑創作,有現代材質拼貼,帶您來到高雄,欣賞台灣現代藝術家所開啟的藝術與環境的對話。

藝術家 蕭北辰:「這一系列的作品,主要是用樹脂在做的,主要是坐高鐵的時候,看到周圍的景色,想要呈現那種稍縱即逝的風景。」

台灣畫家蕭北辰擅長用晶瑩剔透的環氧樹脂和白蠟,以多層堆疊手法,畫出生命中的各種感觸;像這張鐵皮屋作品,就用了十幾層調色蠟,勾勒出熟悉又有點距離感的特殊效果。

藝術家 蕭北辰:「一般人認為鐵皮屋它其實是醜陋的象徵,對我來講,這個每天都接觸到的影像,它其實可以被轉化成一個美麗的形象。」

將動物雕塑壓縮到失去原本的面貌,雕塑藝術家劉哲榮用這樣的作品隱喻人跟人之間更深一層的互動。

雕塑藝術家 劉哲榮:「概念就是把生命體壓縮成一個單位,然後就是壓縮到已經不是它原本的面貌,然後就是利用皮革下去做一個背帶,取代我們一般溜狗,回歸到人保育動物,或者人跟動物之間的關係。」

紅毛猩猩、台灣黑熊造型傢俱,創造出便利人類使用和保存的日常用品,衍伸出動物在被保育、保存與囚禁之中的矛盾。

雕塑藝術家 劉哲榮:「變成說把它組合成一張沙發,然後用的是整個家族,就是紅毛猩猩爸爸跟兩個小孩,後面還有一隻媽媽,只為了達到人類的目的。」

新思惟人文空間資深專員 林昀範:「我們會不斷的,平均每一段時間都會邀請藝術家,到這裡來呈現他們最新的創作,當然我們也非常歡迎民眾,可以不定期到這裡來參觀。」

作品材質從最單純的筆墨、陶土,進展到3D玻璃纖維雕塑,每位創作者用更貼近日常生活的方式,展現台灣藝術家的人文關懷。

新唐人亞太電視 羅伯特 林宏觀 台灣高雄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