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藝化神奇 王福源的竹上人生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2月21日訊】在嘉義竹崎鹿滿社區有一位精通竹藝的王福源阿伯,原本從事營造業的他,退休後無師自通,將竹雕與生活緊密結合,創作出許多令人驚豔且充滿生活化的藝術作品。透過鏡頭,帶您一起去看看。

    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還是水裡游的,在王福源的巧思創作下,每一件作品都維妙維肖,渾然天成,令人為之驚豔。

    社區媽媽:「(龍蝦拼盤) 壽司有夠漂亮,有夠像的;感覺讓人口水直流,好像很好吃那種(料理)。」

    鹿滿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張貴忠:「這個(壽司)形狀特殊,好像我們去日本料理(店),看到的顏色,也沒有這麼漂亮。」

    竹藝達人 王福源:「米篩、謝籃、蝦殼、簳仔,我每一樣都有做就對了。」

    利用在地竹子製成的竹藝品,不僅富於傳統古樸之美,也兼具環保實用的功能。

    小朋友:「美滿亭,它會讓人有一種很悠閒的感覺。」

    社區媽媽:「(搖椅)搖來搖去,滿有趣的,還滿舒服的。」

    竹藝達人 王福源:「以前人家在搖小嬰兒的(搖籃),用這樣搖晃;這個都是古早的造型,呵!呵!//有空閒的時候,就加減做;小孩子來,來這邊玩,就有得玩這樣。」

    竹材應用在工藝創作時,需要經過劈剖、削薄和烤彎等技術後,製成粗細、長短、厚薄不同的竹篾,才能成為竹編素材。

    竹藝達人 王福源:「新鮮的(竹子)彎曲,不會斷裂;乾的一彎曲,就會斷掉。//(竹子)都要用火烤,烤過再燙平,看你要烤到讓它翹起來,還是要折下來。」

    竹藝創作,不僅喚起社區居民對在地文化與歷史的記憶,也讓王福源找到了自己事業的第二春。

    新唐人亞太電視 侯瑞霞 方雅嫻 台灣嘉義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