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木雕技藝 展現神佛莊嚴慈悲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2月21日訊】東西方很多著名的雕刻,是以表現神佛為主!木雕藝術家張文議,早年從事祭拜用的神像雕刻,後來逐漸轉向藝術創作。與生俱來的藝術天分,加上後天的專注堅持,造就木雕工藝精湛的技藝,也讓他所雕刻的神佛,展現莊嚴慈悲的神韻。

這組釋迦牟尼講經是木雕藝術家張文議,長達數年精心雕琢的作品。平日寡言木訥的他,將時間全投注在雕刻上。

木雕藝術家 張文議:「我的時間,一生都是在做木雕!一天做十幾個鐘頭。」

張文議兒子 張光卿:「早上起來8點他就在工作了,有時候半夜12點他還在工作,所以他好像很執著。」

堅持傳統木雕的精緻細膩,正確的比例、生動的造型,加上五十多年的全心投入,張文議的作品相當多元豐富。而他雕刻最多,又研究最深入的,是觀音像。

木雕藝術家 張文議:「觀音的眼神和比例、嘴,都要帶一點慈祥。喜歡做觀音系列,觀音,我在做,每一個朝代的面相都不一樣,祂的坐姿也不一樣,祂的衣服穿著風格都不一樣,我就翻以前的資料的書,就這樣不斷的仿,不斷的做,做到甚麼型態都做過了!」

藝術品收藏家 賴先生:「我們拿相片給他看,我們要求要做怎樣,他都能做到!到成熟之後,一定能這樣!如果一般的就沒辦法做這樣。一般會收他的作品的都是企業家。」

張文議兒子 張光卿:「我爸(雕刻)的法像真的非常的莊嚴,莊嚴中帶點慈祥,有點像觀音要普度眾生的感覺!他對作品的要求,比如說觀音體態的柔軟,服飾的皺褶,臉部他一定要親自操刀才行,打形體粗胚,一定是他由他自己執行的。」

或許就是這份堅持,成就了張文議的木雕造詣。長年揣摩神佛法相莊嚴慈悲、普度眾生的心境,也讓他的好修為、好脾氣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張文議兒子 張光卿:「就有事情才會和家人聊一下,不然幾乎都很少聊天的。我沒有看過他發脾氣啦,他非常的溫和,然後都默默的再耕耘,默默的在工作,所以可能他展現出來,他的作品就非常的跟他的個性一樣非常的溫和、慈祥。」

收藏家 賴先生:「就是不會說話,重點說一說,其它的他就無話可說了。」

一件件精美的神佛木雕,不僅體現了精湛的技藝,更體現出藝術家本人的修養境界。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瑞蘭 陳月秀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