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空間與教育 30歲北美館設兒童館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3月29日訊】美術館提供了藝文活動的心靈陶冶,不過要怎麼與教育有效的結合,一直都是館方長期思考的問題,今年邁入30歲的北美館,就率先在館內建置兒童館,藉由藝術的空間與教育結合,這樣的模式也是全台的第一個案例,今天(29日),北美館選在兒童節前夕發表計畫,並預計兒童館在年底完工。

    北美館計畫施工的兒童館模型,在台北市長郝龍斌與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繁城的見證下,終於揭開面紗。

    兒童館設計建築師 梁豫漳:「打開」的這個迴紋針的概念,然後把原有的三個,線性的這一個北美館的空間,然後串接起來。」

    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黃海鳴:「室內設計,還有就是空間設計,甚至還有裡裡外外整體,都是融在一起的,這樣子的藝術教育,我覺得這一種的話,它就更容易跟所謂的文創結合在一起。」

    延續北美館的白色建築風格,兒童館整合原本樓層的美術教室、展覽室及戶外中心,規劃佔地2098平方公尺的區域,以線性的概念創造空間的層次感,包括可容納近70人的創作工作坊、互動區、展覽室等,是台灣第一座公立美術館內建置兒童館的案例,獲得長期關注藝術教育企業的資金挹注。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曾繁城:「這個活動能夠,真正能更往下紮根,能夠真正深入,底下未來年輕小朋友的身上,這是我們最大的期許。」

    台北市長 郝龍斌:「那有這樣一個,我們的美育的基地,讓兒童不只來參觀,甚至是實際來體會,甚至發揮他們的創意。」

    邁入而立之年的北美館,在兒童節的前夕宣告消息,預計在年底動工完成,透過藝術與教育的結合,期望為兒童打造一個專屬的藝術殿堂,開啟創意的新思維。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輝堯 李晶晶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