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蝠」有約 黃金蝙蝠回雲林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6月7日訊】每年三、四月間會飛到雲林的黃金蝙蝠,已經進入繁殖期。根據單一棲地的調查,牠的數量10年間由200多隻降到個位數,原因與棲地的破壞最為直接。台灣聯盟呼籲民眾,儘量避免到棲地打擾,還給黃金蝙蝠一個良好的棲息環境。

    大葉橄仁樹綠油油的葉子裡,藏著金黃色的嬌客,不仔細看還以為是枯葉。牠是黃金蝙蝠,又叫金黃鼠耳蝠,是一種哺乳動物。每年三、四月間會飛到雲林準備繁殖,九月、十月離開轉往中高海拔洞穴冬眠。

    台灣永續聯盟祕書長 張恒嘉:

    「牠是以昆蟲為食,一個晚上大概可以吃掉幾千隻的昆蟲,所以牠在我們這個地方,算是對農民相當有益。」

    食蟲性的黃金蝙蝠,這10年來的數量持續下降,引起環團關注。

    台灣永續聯盟祕書長 張恒嘉:

    「蝙蝠是一種對棲所忠誠度非常高的一個物種,倘若這個地方族群的數量一旦下降,其實牠很不容易再補充回來,所以它是一個隱憂。目前可以比較確切地知道的,大概與樹林地的減少和水源是比較有關係的。」

    近來許多民眾成群結隊去探訪黃金蝙蝠的棲地,但是喧嘩聲與電子產品的音波,已經對這群嬌客產生干擾。台灣永續聯盟呼籲民眾,外出遊玩時也要尊重生物習性,避免生物棲地遭到破壞。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祐銘 陳逸文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