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法保鮮 首批台中荔枝外銷啟運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6月14日訊】鮮甜的荔枝正值盛產期,更吸引許多國外買家。台中市農會採用農委會農試所研發的保鮮技術,延長荔枝保鮮期。第一批外銷荔枝,日前在大里農產集貨場封櫃啟運,經過九天運輸,將抵達星馬,新鮮度有如現採。預估今年外銷量比去年出一倍多,達到一百三十七公噸。

    長長的貨櫃緩緩駛出集貨場,台中市首批外銷荔枝啟程了。在常溫下大約三天就會變黑的荔枝,因為採用農試所研發的「冷鏈法」保鮮技術,荔枝經過長途運輸,仍然保持新鮮。

    台中市農業局局長 蔡精強:

    「冷鏈技術,也就是低溫的保鮮技術,採貨處理技術,讓我們的荔枝能夠保鮮到將近三個禮拜,21天,維持這樣跟我們台中一樣新鮮的這樣的品質。」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所長 陳駿季:

    「最大的特色就是說整個處理過程中,他並沒有使用任何危害人體安全健康的一些農藥或者違禁的化學藥物,所以保證說吃到的荔枝都是安全無毒的。」

    推廣外銷的同時,也積極規劃推動國內消費市場。脫梗荔枝,已經開始在超市和大賣場販售。

    台中市農業局運銷加工科科長 陳柏宏:

    「一公斤的話可以節省五十公克的枝梗葉留在產地,它可以當作肥料,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減少枝梗的包裝容積量,可以減少運輸的成本。」

    為了遏止仿冒並方便消費者辨識,除了申請註冊商標,農會還在包裝盒貼上防偽標籤。希望透過雙重標示,讓國內外的消費者,都能買到正港的台中農特產品。

    新唐人亞太電視 邱添喜 王媛 台灣台中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