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情傳「艾」意 慶祝端午佳節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6月15日訊】端午節氣前後,傳統上都有一些應景的習俗,不過這些古早祖先留下的智慧,現代人可能慢慢淡忘,或不知道背後的典故。台中市北屯社區端陽祭活動,讓民眾對端午節傳統習俗有更深的了解。

    端午節又稱「天中節」,因為黃曆五月以後,天氣炎熱,蚊蟲孳生,傳染病很容易發生,所以古人稱五月為「惡月」或「百毒月」,要避毒祛邪,當然就少不了「艾草」囉。

    北屯區平福里里長 張振治:「避毒祛邪,它有這個香氣,蚊蟲不敢過來,避毒祛邪的意思,就是這個艾草跟榕樹葉。」

    還有在吃的方面也是有講究的,除了吃長豆寓意是可以很長壽、吃葫蘆可以大富大貴等,而您知道嗎?應景的粽子可是不能夠隨便送的,這是有忌諱的。

    北屯區平福里里長 張振治:「我們閩南人,今年度家裡有出過喪事,家裡本身不做粽子、不綁粽子,由親戚朋友送給他們,如果他家沒事你去送給他們,表示他家有事,這個是很不好的模式,所以粽子是不能隨便送。」

    現代人對這些習俗,可能覺得陌生,也不見得在意,但是,通過端陽祭活動,讓民眾對「 端午」,增添更多認識。

    新唐人亞太電視 邱添喜 趙揚 台灣台中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