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偶工作坊四十載 見證布袋戲興衰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7月11日訊】六十年代紅極一時的黃俊雄布袋戲,在台灣幾乎是家喻戶曉,布袋戲偶的製作跟收藏也正是從那時開始盛行。當年紅極一時的布袋戲偶,都是出自雲林斗南的這家工坊,目前雖然榮景不如當年,但他們仍舊堅持承傳這門傳統技藝。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藏鏡人、雲州大儒俠史艷文,民國六0年代,電視布袋戲風行,造就了雲林斗南這家四十年布袋戲偶老店。但全盛時期廠內二三十位戲偶師傅的光景,隨著時間,到現在只能維持三、四位師傅而已。

布袋戲偶店第一代 蔡素蘭:「這布袋戲,一般人對布袋戲雕刻是不大了解,因為這行業很少,因為這行業都需要技術性,所以賺的錢有限,產量也很少。」

因為經濟環境的改變,布袋戲偶師傅不好請,現在專賣店由第二代徐俊文負責,業者十五歲的女兒,一年前也開始投入這項具有高挑戰性的工作。

布袋戲偶店第三代 徐苙耘:「有啊,雖然有點難度,但是畫布袋戲很有挑戰性。」

從最重要的雕刻開始,接著還有一連串的畫工,第二代業者徐俊文說,布袋戲偶連最後植髮理容的部份都相當不容易。

布袋戲偶店第二代 徐俊文:「其實每個環節都很重要,比如說我們一開始刻的人,如果刻歪了,以後磨的人也要修正,但是差太多也修正不過來,如果磨的不好,以後的人要噴(漆),再怎麼噴都不會平。」

無論是木頭還是玻璃纖維,布袋戲偶都需要以純手工完成,花費一個月時間才能出貨。歷經布袋戲的興衰歲月,戲偶工坊裡,唯一沒有改變的,正是師傅們在戲偶製作中,投入的技藝與精神。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月秀 廖儷芬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