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父紀念館設計師 王大閎展示珍貴手稿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7月18日訊】台北的國父紀念館,陪伴許多人走過不同階段的人生過程,不過您知道嗎,國父紀念館和外交部的辦公大樓,其實都是今年高齡96歲的建築師王大閎先生的設計。王大閎先生特別出席臺灣博物館徵集珍貴建築設計圖的活動,也通過設計圖,向更多人分享建築的故事 。

    一張張珍貴的建築設計手稿,講述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高齡96歲的建築師王大閎,代表作品包括台北的國父紀念館等知名建築,今天在家人和文化部長龍應台陪同下,前往國立台灣博物館,檢閱這些代表作品的,設計手稿。

    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徐明松:「他劍橋畢業以後,又到美國去念書,哈佛大學,同班同學有貝聿銘,你看貝聿銘都已經得到普利茲克建築獎了。」

    王大閎先生,是第一代接受西方教育的華人建築師,學成後留在台灣,而他設計的國父紀念館,更是台灣戰後第一次,公開公平的國內設計競圖。

    在沒有電腦繪圖的時代,這些精細的設計圖,每一張可都是建築師的心血。

    台灣建築雜誌總編輯 王俊雄:「從一般性的角度來看的話,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應該是國父紀念館跟外交部,那可是他個人最喜歡的,可能是那個沒有蓋出來的登月紀念碑。」

    1969年美國登月成功,這張紀念碑設計圖,原本預計興建在美國休士頓,後來因為臺美斷交被迫中止。而現在台灣博物館已經從2007年開始,啟動二戰後臺灣經點建築設計圖說的徵集研究計畫,估計將徵集到10萬筆以上的珍貴資料,妥善保存。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凱文 吳柏萱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