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濕的爆竹」 上海自貿區「難響」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10月5日訊】隨著「亞太自由貿易區」和「歐美自由貿易區」的推動,中國將完全被屏蔽在國際貿易區之外。為此習李當局急忙推出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來應對國際遊戲規則這種顛覆性的變化。不過,外界其實並不看好,因為已經出爐的措施不但沒有新意,而且操作的細節又遲遲不出,所以有這樣的比喻,說上海自貿區,根本是「潮濕了的爆竹」,很難響。

    英國媒體的報導寫道,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前後的幾天,諸多跡象令人感到這像一枚「潮濕的爆竹」。文章說,最明顯的例子是,外界寄予相當期望的利率自由化和人民幣自由兌換,實際上,傳遞了明確的反向信息,當局承諾將製訂各式各樣的新規則、定額和行政管控措施,體現了官員們對「熱錢」經由自貿區離境的高度擔憂。

    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鞏勝利:「它還有一些法律,什麼《銀行法》、《電信法》都規定了,比如《銀行法》規定外資比例不能超25%,像這樣的電信金融產業人家不能投資,全世界的的法治國家沒有這樣的先例,所以這個上海自由貿易區能走到什麼程度,還是個未知數,那不走也麻煩,走也麻煩,這就是中國經濟的兩難。」

    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鞏勝利受命參加過上海自貿區調研,他認為,自貿區在法律和體制方面的阻力非常大。

    鞏勝利:「稅率不解決可能是上海自由貿易區的最大的關鍵點,全國的實行的稅率大概是25%,調研的時候說是把這個稅率降到15%,昨天,中國(共)國家財政部發文說,貿易區的稅率暫不做調整,稅率如果不調整,吸引外資可能就存在一些問題。」

    對遲遲不出台的自貿區具體運作、開放程度等細節,香港媒體分析指出,關鍵在於中央或各部門對其發展內容存在極大分歧,相信短期內也不會有結果。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馮興元:「所有不符合的自由貿易區的規定,都要在自由貿易區內失效,然後建立新的規則,是這樣倒著推的,那個對各個部門,既得利益者衝擊巨大。」

    到今年6月底,中國貨幣的發放量已經超過106萬億,而一些壟斷的產業對內對外都不開放。

    鞏勝利:「有一個看點很值得關注,它是不是按照市場經濟地位的方式來運行,還有共產黨要不要在試驗區設立管制機構,比如設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黨委,可能要等到十三屆三中全會,可能要給個定義。」

    有學者指出,人民幣在上海自貿區自由兌換,要提防中共官員及利益集團利用來合理洗錢。一旦資本大規模流出,必然帶來人民幣資產價格下跌,中國股市、債市、和房市都可能會因此而崩盤。

    新唐人電視 劉惠 李智遠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