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走路慢 可能是肌少症莫輕忽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10月15日訊】老人家走路越來越慢,不一定是正常老化現象,很可能是「肌少症」的徵兆,根據研究,台灣65歲以上老人約有20%診斷有肌少症,醫師表示,肌少症病患容易跌倒造成骨折,以致於長期臥床,易引發一些併發症,民眾不可忽視。

    老人家走路變慢,一般人會覺得是正常的生理老化,但很可能大有玄機。

    醫學中心醫師 湯振青:

    「老人家可能有退化性關節炎,他還有一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那他走路速度就變慢,那可能他的視力不好,他的平衡感不好,他走路也會變慢,肌少症,會造成老人家肌肉的質量下降,肌肉的力量下降,他的生理功能下降,這些也會導致,老人家走路速度變慢。」

    醫師表示,肌少症(Sarcopenia)就是肌肉質量與肌力的減少,造成身體功能的下降。

    醫學中心醫師 湯振青:

    「營養不良的病人,蛋白質攝取量比較少的病人,那他可能會肌少症,那一些癌症病人,還有惡病質的病人,他有可能會肌少症,那老人家因為他有一些,比方說賀爾蒙的關係,可能因為他臥床的關係。」

    肌少症病人容易跌倒造成骨折,以致於長期臥床,引發併發症 ,除了藥物治療外,醫師建議。

    醫學中心醫師 湯振青:

    「運動已經證實說可以改善,這個肌少症的情形,第二個就是說,從一些營養的補充 ,比方說蛋白質的攝取,那另外一些維他命D的攝取,也是很重要。」

    根據研究,台灣65歲以上老人,約有20%診斷有肌少症,是老人家健康的潛在隱憂,醫師提醒民眾,不要輕忽。

    新唐人亞太電視 史進旺 台灣台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