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縣魚寮遺址 再現史前文物風貌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12月4日訊】民國92年,因為開挖嘉義太保高鐵大道工程,進行環境評估時,意外發現魚寮遺址,範圍將近4、50公頃,讓社區居民相當興奮;也因為這個考古遺址,把嘉義的歷史往前推進到四千年前。透過鏡頭帶您一起去看看。

    外型獨特的鏤空高腹圜底罐和球形豆,取材自魚寮遺址出土文物的造型裝置藝術,在社區民眾和地方人士的見證下,舉行剪綵啟用儀式。

    嘉義縣副縣長 林美珠:「由這個出土的文物,我們發覺到四千年前,人類其實在這裡已經有一個發展了。」

    社區民眾 馬小姐:「本來是要做納骨塔,就是因為51米(高鐵大道)要經過這裡,發現魚寮遺址,大家都很高興。」

    近50公頃的魚寮遺址,台糖公司在不破壞遺址的前提下,目前僅種植甘蔗。遺址出土的古文物則相當罕見,在考古學研究史上,頗具重大意義。

    嘉縣保安魚寮文化協會理事長 鐘柏州:「(魚寮遺址)裡面的一個遺物,並不亞於十三行遺址,不亞於卑南遺址的文物。希望說可以開發為一個史前生態公園,保留它原始的風貌。」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長 吳芳銘:「就是朝著文物館的方式來進行,我想這樣的一個方向,還需要就是大家一起來努力,也希望大家共同來關注。」

    嘉義魚寮遺址的發現,不僅彰顯先民的生活智慧,也是文化資產藝術性的展現。

    新唐人亞太電視 侯瑞霞 方雅嫻 台灣嘉義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