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在北京為記者發聲 美中分歧仍大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12月6日訊】新聞一開始先帶您來看,國際焦點,美國副總統拜登結束了北京2天行,抵達東亞三國的最後一站,韓國。拜登在北京的最後一天訪問中,除了再次表達,美國不承認中共的東海防空識別區之外,他還親自會見美國駐華記者,呼籲中共尊重新聞自由,顯示美中之間仍存在嚴重分歧。

    在結束為期兩天的對華訪問前,拜登(Joe Biden)聆聽了部分可能被迫離開中國的駐美記者意見,一些人認為他們被要求離開中國是因為他們報導有損中共的形象。

    對此,拜登在北京對美國商界領袖發表講話時,正式呼籲中共當局尊重新聞自由,這也是華府就中國新聞自由議題,所做出的最高層級聲明。

    美國副總統 拜登(Joe Biden):「在人們能夠呼吸自由空氣,享有言論自由,同時能夠報導真相而不畏懼後果的地方,創新將蓬勃發展。關於美國記者的待遇,我們(中美間)存在著許多爭議,巨大的分歧。但我相信中國如果能夠尊重普世人權,將變得更強大,更穩定,更創新。」

    本週,彭博社一名記者因沒能參加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與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聯合舉行的記者招待會,導致英方抗議。在此之前,大量中西方媒體都因為報導令中共不滿,網站遭到封鎖,且無法取得記者簽證。

    今年11月,常駐北京18年的資深美國記者慕亦仁,剛剛獲知中共當局拒絕向他發放簽證。他曾多次調查報導汙染、奴工等黑幕給中國民眾帶來的災難。

    【資深駐華記者 慕亦仁:“我知道他們當然不喜歡那些報導,但我報導的是真相。”】

    拜登5號抵達韓國,6號將會見韓國總統朴槿惠,就因應東海防空識別區交換意見,7號訪問朝鮮半島非軍事區後返回美國。此次拜登之行總體將獲得什麼評價,屆時也將有定論。

    新唐人亞太電視 國際新聞部編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