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木民族」小木器 可愛懷舊實用兼具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12月8日訊】「遊木民族-小木器創作巡迴展」,即日起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展出,22位藝術家們的巧手,以日常生活當題材背景,設計出可愛造型的玩偶、民國50年代的生活懷舊風,作品精緻,造形與功能兼具。

    透過拍手聲控,奇異的木製盒子就會顯示出時間、日期、溫度,創作者將匠心獨具的創意融入生活。

    民眾:「拍手的話就跑出數字出來,真的是不簡單,木工做的很細膩。」

    工藝研究中心展覽組長 林秀娟:「它是比較趣味的,就是說比較療癒的,你在生活中看到這些玩偶,你可以一看會讓你會心一笑。」

    古早味的中藥舖,唯妙唯肖、過年拜拜,供桌上豐盛的祭品、還有白蘿蔔及長椅子上綁著米漿,雕刻出民國5、60年代撿柴升火,炊各式年糕的農村情景。

    民眾:「過年的時候要炊甜糕、蘿蔔糕,發糕,沒柴燒時還要去撿柴回來劈,來炊這些糕類。」

    民眾:「(古早味藥房)現在已經沒了,比較少這種,現在這裡出現了讓我們回味。」

    轉動把柄,可愛的天使玩偶就動起來了,還有各式造型的娃娃,個個活靈活現,都是用零星的木塊當材料,透過工藝家的巧思,為生活增添許多趣味。

    民眾:「賦予這個木材的生命,每個作品都有生命,比如這個作品都很生動。」

    工藝研究中心展覽組長 林秀娟:「袖珍家具裡面,它包含很多早期的50、60年代那時候生活的風格,或者器物的造型,或者街區建築的特色。」

    「遊木民族-小木器創作巡迴展」,作品細緻可愛、造形與功能兼具,賦予木頭全新生命,邀請民眾一同來體驗作者的創意巧思。

    新唐人電視陳漢昌 孔祥薇南投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