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客家文化 「橙藝食足」休息再上路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3年12月16日訊】相遇台十八線的嘉義縣客家文化會館,是阿里山公路頂六段歇腳的休息站 。近來舉辦「橙藝食足」的活動,讓旅客們放鬆心情和放慢腳步,欣賞樹石藝及茶花與茶藝,也認識中埔鄉在地農特產品,把中埔鄉安全優質的伴手禮帶回家。

    中埔鄉曾經是柳橙王國,「橙藝食足」活動結合了「地產地銷」概念,展售產銷履歷、有機認證的在地農特產品,體現出中埔鄉豐富的產業風貌。

    嘉義縣長 張花冠:「因為中埔好山好水沒有工業污染,所以農產品在這裡,生產的品質都特別好。」

    果農 葉日吉:「我在管理過程中,都是一一都做安全用藥,做吉園圃的用藥,我們要做良心的事業,讓大家都吃的安全健康。」

    果農 邱櫳慶:「柳橙要好吃,就是要有機肥施多一點,還有鉀肥也要多施一點,日照要充足,水分要足,這是最主要的重點。」

    現場還有樹石藝與茶藝展,也有茶花與茶的對話,徜徉在國樂聲中,品茗出那份淡定自在的節奏,紓解塵囂的繁重心情。

    樹石藝研究班班長 鄭炳焜:「盆景不但可以給我們怡情養性,也讓我們有休閒的時間,能夠讓我們將社會的繁事忘掉。」

    遊客 林純英:「處處都很有文化的氣息,那因為這個南管非常的難得,所以帶小朋友來這邊欣賞一下,聽這個很古老的音樂,感覺很棒。」

    柳橙、蜜棗、木瓜等等,都是在地特有的農產品,阿里山下的中埔鄉,好山好水,冬季優質的農特產品很多,旅遊途中不妨順道經過,休息欣賞一下,選購自己喜愛的時尚禮品。

    新唐人亞太電視 葉裕明 臺灣嘉義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