囍字文物展 看見古今囍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1月28日訊】喜上加喜,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別在過年的檔期,安排囍字文化生活展,希望透過文物的展示,為景氣低迷的台灣沖沖喜,也讓民眾重溫結婚時的回憶 。

    門窗、碗盤、囍幛,「囍」字圖騰已不再受限於婚慶使用,也大幅擴展到日常生活中。除了帶有囍字的器物展示,文化生活展中也介紹它的由來與象徵。

    展覽組研究人員 林仲如:「那我們認為囍字是屬於類似像這樣的一種圖騰的發展形式而來的,所以中國人喜歡用吉祥的圖案融入在它的文物裡面。」

    參展的收藏者也分享,因為喜事並不是天天發生,因此帶有囍字的物品對他們而言別具意義。

    收藏者 游明龍:「反而是我看到這個囍字的文物時候,特別的高興,或是特別的喜悅。」

    收藏者 林慧娟:「過去它等於是,應該講是有錢人家,也是皇家的代表,因為這個布比較少。你看一樣的囍,這幾個都是囍。可是以前的人也很妙,因為每個囍都做得也是不一樣。」

    囍字不僅為生活增加歡樂氛圍,也逐漸擴及至相關的文化創意商品,只要它一出現立即為人們帶來雙倍喜氣。

    新唐人亞太電視 高健倫 張育華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