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藍鵲育雛 嘉義村民紀錄全過程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5月5日訊】嘉義縣竹崎鄉坑頭社區居民,最近發現有三隻俗稱長尾山娘的「台灣藍鵲」在樹上築巢,還生下了一窩可愛的小藍鵲,村民們特別裝上監視器,全程紀錄幼鳥孵育的過程,吸引不少愛鳥人士前往拍攝。

    烏黑短髮,湛藍色的羽毛衣,鮮豔口紅,長長的尾巴占了身長的三之二,體型大,成鳥全長大約65公分,牠,就是台灣特有種鳥類-「台灣藍鵲」。

    鳥類攝影家 黃先生:「這邊的(生態)環境滿不錯的,它鳥類很多,藍鵲的話,當地社區孵育的很棒 。」

    「一顆、兩顆、三顆....」哇!鳥巢裡總共有8顆蛋,在藍鵲爸爸和媽媽細心呵護下,雛鳥破殼而出,露出光溜溜的身體;嗷嗷待哺的幼鳥,爭食親鳥覓食回來的東西。

    社區居民 劉金標:「如果看到(藍鵲)牠在叼咬衣架的時候,我們就知道牠要築巢了;牠在築巢的時間,大概都是一個月。所以我們大家都戲稱牠這個巢穴,也是(用)鋼骨結構(做成)的。」

    竹崎鄉坑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楊聰良:「五年已經孵育七次了,我們已經保護到現在,總共有35隻(台灣藍鵲)。」

    社區居民都有護鳥的共識,要讓「台灣藍鵲」有好的棲息地來築巢繁衍,他們架設監視器來防止幼鳥被偷走,並記錄藍鵲孵育的全過程。

    竹崎鄉坑頭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楊聰良:「藍鵲如果來築巢的時候,大家都會來、早晚都來關心,來這裡看顧,怕又被人偷走了。」

    村民們還會在幼鳥振翅準備離巢時,隆重的為藍鵲家族舉行滿月祈福,「台灣藍鵲」不僅拉近社區居民的情感,也帶動當地的觀光人潮。

    新唐人亞太電視 侯瑞霞 方雅嫻 台灣嘉義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