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高峰期來臨 大人幼兒多洗手防範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5月20日訊】日前,一名兩歲半的男童腸病毒重症到醫學中心就診。衛福部疾管署說,腸病毒高峰期來臨,呼籲學校和家中有小朋友的大人,除了注意環境清潔,還要多洗手。另外,如果發現家中小朋友出現高燒不退、食慾下降、持續嘔吐的狀況,就要趕快帶小朋友到醫院檢查。

    疾管署防疫醫師 鄔豪欣:「目前已經進入春夏季,是腸病毒流行的高峰。」

    日前,中部一名兩歲半的男童,因出現發燒、手口足病症狀到診所就醫,隔天晚上出現抽搐、嘔吐、心跳加快的症狀,到大醫院確診為腸病毒,成為今年第一例腸病毒71型重症案例。疾管署提醒,腸病毒流行高峰期來臨,要注意家中小孩身體狀況,把握治療黃金時間。

    疾管署防疫醫師 鄔豪欣:「父母親可以先注意到這個高燒的情形有沒有導致小朋友的食慾下降、活動力下降,或出現嘔吐的狀況。那有時候腸病毒的這個手足口病他出線的水泡,他是在比較深的部位,因為咽峽口病,或是出現在比較不容易看見的地方,比如說臀部,或臀部的皺褶。」

    為了防範腸病毒,幼兒園也加強清理環境,特別宣導手部的清潔。

    小朋友:「去打球玩回來要洗手。」

    小朋友:「上廁所完要洗手,不然腸病毒會跑到你的手去。」

    幼兒園護士 張麗萍:「爸爸媽媽、阿公阿嬤從外面回來,看起來沒有生病,那其實他身體裡面也會帶了一些微量的病毒或細菌,那也是回到家要換衣服、勤洗手之後才可以抱小孩。」

    要正確洗手掌握七字口訣「內、外、夾、弓、大、立、腕」。首先是手心,再來是手背,然後是手指的夾縫,接著把手指弓起來搓洗手指背,再來是大拇指和虎口,然後把手指立起來搓洗指尖,最後別忘了手腕。

    目前,鄰近台灣的中國、香港及東南亞地區腸病毒疫情也開始攀升,並且以重症的71型為主,醫師提醒民眾帶小孩出國要注意呼吸道和腸道的清潔和衛生。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進交 張祺翎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