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感覺整個城市的錢都被掏空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6月24日訊】隨著中國經濟整體不斷下行,大陸房地產市場的寒冬腳步也越來越近。雖然房地產商們賣力促銷,但銷售量還是在持續下降,很多房企隨時面臨資金鏈的斷裂。於是開發商們紛紛轉向民間借貸,但即使貸款的年利息已經高達6成多,房企依然借不到錢。

    湖北省襄陽市的一家房企老闆,目前正在為項目的後續資金憂心忡忡。在銀行借貸無望的情況下,這位老闆嘗試從民間借貸,但即使民間借貸月息已經高達5分以上,年利息超過60%,他還是借不到錢。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馮興元:「資金鏈一緊張的話,它就必須借民間借貸。那麼它的資金鏈越緊張,民間的放貸人會提高利率。他們也會覺得你的風險在提升。」

    對此,北京《國情內參》期刊首席研究員鞏勝利分析,美國啟動退出QE量化寬鬆政策之後,很多外國資本撤離中國,國內大部分貨幣都被用來填補國有企業的資金短缺,這是促成大陸銀根緊張的一個原因。

    北京《國情內參》首席研究員 鞏勝利:「中國房地產連續漲了10幾年了。那現在接下來最嚴峻的時期,我覺得可能是在10月份前後。現在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銀行,特別是國家商業銀行對房地產的投入,資本進入可能大量減少。」

    今年5月份,中國對原油、銅、鐵礦石等的進口,都出現大幅下跌

    大陸「央行」統計調查司副司長徐金諾也公開承認,目前中國經濟已經處於「準通縮」狀態。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 6月17號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企業借款14萬2000億美元,借款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其中,寧波房地產公司「興潤置業」資金鏈斷裂,35億債務中,有24億是來自銀行信貸。重慶「華倫房產」也早已資不抵債,多位債權人估算,這家註冊資本只有3500萬元的地產公司,實際債務可能高達20億元。

    採訪/易如 編輯/李謙 後製/蕭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