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立體模型 呈現義民祭典文化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8月8日訊】新竹縣一年一度的義民文化祭,屬於全台客莊十二大節慶。今年文化局特別運用高科技3D列印技術,以立體模型,呈現義民軍英勇的故事。

    寬90公分,高60公分的褒忠亭牌樓,身高10公分的挑擔婦女,還有這群手拿武器英勇的義民軍,和高舉著刷子為神豬彩繪的孩童。客家義民祭數位展覽,開幕第一天,就吸引學校老師帶著小朋友來了解客家文化。

    小朋友:「神豬,很漂亮。」

    小朋友:「看到挑擔。」

    新竹縣文化局局長 蔡榮光:「今年的展覽,特別用3D立體的方式來做呈現,我相信這個對老人家也好,對小孩子來講,是可以很容易的,能夠了解整個義民祭的特色,跟它整個核心精神在裡面。」

    以往展覽都是平面輸出,或是用捏麵人來做呈現。現在有了3D列印技術,不但可以將作品永久保存,還能夠展現的更精細。

    3D模型設計公司 黃宗堂:「以往我們知道,捏麵人它有個極限,有很多細節是沒辦法做出來的,但是現在的3D列印,它有辦法在很多細節上,透過3D列印技術把它印出來,所以很小很大都可以印。甚至現場我們看到7公分的大小,其實它是很小的,大概這麼高,它上面的細節,連整個手指都可以看得清楚。」

    義勇軍打頭陣,賽神豬、大士爺、彩繪神豬,一個個唯妙唯肖的立體人物,將帶領民眾走進義民祭時光隧道,了解當年義民軍英勇抗戰的歷史故事。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秋霞 台灣新竹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