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在地文化「小確幸產業」文創抬頭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8月21日訊】台灣在地文化興起,嘉義縣文化觀光局,(20日)舉辦文創系列商品和小鎮之歌創作發表會,要重塑產品價值,也讓「小確幸產業」向下紮根。

    平克孩子樂團 Jil Huang:「阿伯的粉圓冰擱抵咧大樹腳,一路上有洋桔梗陪伴稻穗開花,就回 『嘉』一起回家。」

    創作家用文字和音樂,說出這個世代的在地故事。

    結合在地農業、人文特色,經過文創包裝後的蛻變,發展出在地人的「小確幸產業」。

    民俗作家 黃金山:「以新港、舊笨港搬到麻魚寮,來(到)現在奉天宮;它的種植甘蔗、種植稻子,種植洋桔梗來拜媽祖,這個文化。」

    平克孩子樂團 Jil Huang:「會結合一些比較類似五聲音階,以及我們在比較鄉土,以及比較柔軟的一些成份,把這首歌營造出來這個氣氛。」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長 吳芳銘:「特別針對 (新港、民雄)這兩個地方,我們也作『小鎮之歌』,希望能夠作為整個文創的一個小鎮上的一個基地。」

    以一心蘭製作「蘭花香皂」,「水地風光人曬鹽」精神,重塑「霜鹽」,更突顯文創產品的巧思與創意。

    嘉義縣長 張花冠:「從山海平原,從平地到高山都有,這些東西都代表我們嘉義自然的環境、自然的故事、自然的產品。」

    希望為嘉義18鄉鎮的特色產業,都能找到產業新切點, 發展成在地特色品牌,打造小確幸商機。

    新唐人亞太電視 侯瑞霞 方雅嫻 台灣嘉義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