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木堆砌地景藝術 米勒名畫現身新竹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9月14日訊】積木不只是小朋友的玩具,發揮創意和巧思,還可以拼湊成地景藝術。今年新竹藝動節熱鬧登場,有文教基金會,用積木堆砌出羅馬競技場、摩埃石像和米勒的名畫,供民眾免費觀賞,讓藝術變得更平易近人。

    現場小朋友和老師:「拾穗。(老師:這用甚麼做的?)積木。」

    世界知名藝術家米勒的名畫現身新竹,但是這次不用畫布展出,而是將原畫放大15倍,用10萬顆積木拼湊而成,第一天登場,就吸引老師帶著小朋友來參觀。

    昌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楊佳瑋:「帶給民眾藝術是隨手可得,而且是非常平易近人的,所以我們也希望觸發大家的想像力,讓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隨手去做,在生活週遭都可以看到小經典跟小驚喜。」

    這座寬8公尺高4公尺的羅馬競技場以及復活節島上才看得到的摩埃石像,也出現在新竹縣文化局廣場,讓參觀的民眾感到驚艷。

    小朋友:「很像有一點環遊世界的感覺。」

    小朋友:「第一次看到就覺得它好像是,就是把縮小版的放大,然後就覺得很震撼。」

    參觀民眾:「我們小朋友出國機會不多,剛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來到縣史館內,30萬顆積木讓小朋友玩的很開心,主辦單位不只展出戶外積木造景藝術,也號召學生創作30件作品一起展出,還開設專屬小朋友的積木課程,邀請大家一起「積」發創意。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秋霞 台灣新竹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