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殼綠竹筍之鄉 400公頃面積廣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10月9日訊】以烏殼綠竹筍聞名全國的嘉義大林鎮,栽培面積高達400公頃;為協助筍農解決產量過剩問題,大林鎮農會將鮮綠筍加工成,可以即食的熟筍,也留住綠竹筍的鮮味。

    以烏殼綠竹筍做出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蘿蔓筍蝦鬆」、「鮮筍粉蒸蝦」、和「錦菇鮮筍蔬菜包」等鮮食料理,還有「竹筍涼圓」、「竹筍粿」和「排骨筍子湯」等古早味美食,鮮嫩又甜美。

    民眾 :「新鮮,甜啊!營養啊!」

    民眾 :「這竹筍很讚,養生又美容。」

    富含高纖維、口感爽脆清甜的烏殼綠竹筍,被稱為竹筍界中的高級品,由於筍味獨特沒有苦澀感。

    筍農 吳景煌:「綠綠的竹筍,泡水,泡一天過後,煮起來是白色的,煮起來的口感很甜,很好吃。」

    活動現場,主辦單位以傳統方式烹煮鮮竹筍,和鮮熟筍料理作PK大賽。

    大林鎮農會推廣員 楊小姐:「很方便,然後時間上的話,我們可以節省很多,回來一開(鮮熟筍),不用五分鐘,就兩道菜了。」

    大林鎮農會總幹事 簡維彥:「產量過剩的時候,可以把它做成熟筍保存起來。可以煮湯,也可以做涼拌,你要用炒的也可以,就是強調工商社會,我們就是說即食,你可以馬上吃。」

    即食的鮮熟筍,讓新鮮竹筍不再只是夏天的食材,隨時滿足消費者的味蕾。

    新唐人亞太電視 侯瑞霞 方雅嫻 台灣嘉義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