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蝙蝠現身 水林鄉生態館解說導覽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5 年 04 月 07 日訊】金黃鼠耳蝠又叫黃金蝙蝠,每年五、六月是牠們的繁殖期,從三月底開始雲林縣就能看到這些蝙蝠的身影,近年來因為棲地受到破壞,數量急速減少,雲林水林鄉的黃金蝙蝠生態館舉辦活動,用寓教於樂的方式來告訴民眾守護生態的重要性。

    張大嘴打呵欠,扭扭身體,黃金蝙蝠趴在大葉橄仁樹葉上,悠閒的睡著覺。從三月底黃金蝙蝠就開始零星現身,雲林縣曾經監測到超過上百隻的數量,是最大的群聚地。

    黃金蝙蝠生態館館長 張恒嘉:「我們在這三個棲所連續監控,大概長達十幾年的時間,這三個棲所其實牠的數量都有急遽下降的趨勢。」

    雲林縣水林鄉的「黃金蝙蝠生態館」除了靜態的說明展示外,還會不定期舉辦活動,讓民眾了解蝙蝠與生態之間的重要性。利用標本近距離的觀察,志工正在跟小朋友解說蝙蝠的特徵與習性。

    志工:「哪裡不一樣?腳!牠腳旁邊是不是有什麼?牠腳是一根出來的。」

    黃金蝙蝠生態館館長 張恒嘉:「像這麼一隻小小的蝙蝠,一個晚上可以吃掉幾百隻到上千隻的昆蟲。(環境)開發的比較快的話,牠的棲所可能會受到比較多的砍伐,牠賴以生存的食物跟水,可能會受到汙染。」

    黃金蝙蝠慵懶可愛的模樣,吸引許多遊客到棲所拍照,館長特別呼籲民眾儘量降低音量,不開閃光燈,讓這群在黑暗中活動的嬌客,能不受打擾的繁殖後代。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祐銘 陳逸文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